要训练儿子、自己和学生保持智力上的紧张感

      要训练儿子、自己和学生保持智力上的紧张感

阅读时间:2024.5.7

        “看看这个学生一会儿就走神了,注意力那么不集中;看看那个同学,小动作真多,总是不懂得遵守纪律;讲了几次了,还没听懂,真是个榆木脑袋啊;看看这成绩又很差,平时不努力的结果啊;这届学生太差了,真是一届不如一届啊”

        这一幕幕是不是很熟悉呢?其实每天都会在办公室上演无数次,才发现真是悲哀的现实写真。原来这都是因为我们老师的智力松弛导致学生的智力散漫,我需要尽快训练成一名具有智力紧张感的“问题解决者”,当然最急需要的就是快速掌握如何增强自身智力的紧张感。

        魏老师说了,目标会引发强烈的动机。目前我就以这个为目标。希望经过训练,能够使自己保持智力上的紧张感,慢慢的脱离平庸走向优秀。

        突然觉得自己超级想秒变为一位救世主,首先将那些处于低自尊而敏感易怒、低人格而热衷于评判的老师带出误区,然后将大家全部训练成具有智力上强烈紧张感的高手教师。

      魏老师介绍了培养的核心是自主性和刻意练习。

      学习这部分内容,除了对自身教育行业觉醒以外,对儿子的成长方面也感悟颇深。魏老师说,要引导孩子,更关注学习本身,而不是分数或者排名。因为关注学生学习本身,容易把孩子引向有效的智力训练,而排名和分数会导致孩子与家长无谓的焦虑,反而妨碍了深度学习。 儿子在我市最好的一所小学,而且班级是最好的一个,学习一直名列前茅。就在刚才的期中考试考了全班第一,其实也就是全校第一了。老公听到这个消息简直欣喜若狂,拿这个事情说了好几次,当然儿子的嘴角也掩饰不住的上扬。我的表现却比较平淡,因为我清楚儿子的学习方面,从来无需我们担心,但是一些学习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反倒让我好多次焦虑不安,因为这些所谓的核心素养方面,他似乎占据太少,需要培养的太多太多。

        当然我也发现这个可能受遗传影响,可能受环境影响。婆婆每当遇到问题时,总是只顾着埋怨,不想解决方法。其实她就是就是典型的情绪上的紧张感已经压过了智力上的紧张感。魏老师说,处于焦虑状态的人往往是敏感和易怒的,容易抱怨和不宽容,这就是典型的事例。一次次的智利退场。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固定翻译模式。

        不叨叨了,关于婆婆我无法改变她,但是我的儿子我需要尽我所能来训练他,自己和学生需要训练智力的紧张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