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撕到九月底,空气里已经开始飘着国庆的味道。小区门口的路灯杆上,红旗悄悄爬了上来,风一吹,红色的波浪在绿树间翻涌;超市的货架前排起了小长队,阿姨们拎着购物袋,讨论着假期要炖的汤、要去的公园;连孩子们的书包里,都多了份“国庆主题手抄报”的作业,彩笔在纸上涂出五角星和烟花的形状。
办公室里,键盘声里混着细碎的规划。“我买了回老家的高铁票,想带孩子去看看爷爷种的玉米地。”“打算全家去爬长城,听说国庆的日出特别壮观。”“就在本地逛博物馆,预约了新开展的‘红色记忆’展。”每个人的语气里都裹着雀跃,像揣着颗快要炸开的糖。
傍晚去接孩子放学,校门口的小摊贩支起了国旗发箍,亮晶晶的五角星粘在红色缎面上,被孩子们举在手里晃成一片星海。“妈妈,国庆要放七天假呢!”小宝扯着我的衣角,数着手指算要去的地方,“要去动物园看熊猫,还要去广场看喷泉!”大宝则在旁边补充:“老师说要唱国歌,还要画我们的祖国,我要画好多好多高楼。”
路过菜市场,摊主们的吆喝声都带着喜气。“这只鸡国庆炖着吃,鲜得很!”“新到的冬枣,放假招待客人正好!”鲜红的苹果堆成小山,金黄的橘子摆成圆圈,像在提前庆祝这场盛大的节日。连平日里严肃的门卫大爷,都在给宣传栏贴国庆海报时,哼起了“我和我的祖国”。/
夜色渐浓,远处的高楼已经亮起了节日彩灯,红的、黄的光点在玻璃幕墙上流动,像撒了一把星星。我牵着孩子们的手往家走,他们的笑声混着晚风里的桂花香,让人忽然明白:国庆的意义,从来不止于假期的悠闲,更在于这满城的欢喜里,藏着每个普通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家国的眷恋。
还有几天,国庆的钟声就要敲响了。到那时,红旗会更艳,笑脸会更多,而我们心里的期待,也会像广场上的烟花一样,在夜空里绽放出最亮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