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思贝尔斯的问题“什么是教育”是围绕着“教育能够和应该完成什么”展开的。
一、教育的反思
1.教育作为不可避免的基本关系。教育关系是人类此在(Dasein)(经由人的年龄、塑造和素质之差异)中的一种不可避免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爱可以产生作用,但即使没有爱也能获得成果,而通过没有爱的活动所能获得的东西是机械的、贫乏的、无生命的。
2.作为具体行为的教育。
教育与谋制、塑造、照料和支配不同。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自己锻炼自己,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二、教育的基本形式
1.学院式教育、师傅式教育、苏格拉底式教育
学院式教育:教育的范围限于单纯的“传授”(tradere);知识最终被定型。其思想是:想学习固定的东西,想获得现成的结论,“想把白纸黑字的结论带回家”。关于学院派的东西仍旧是理性传统的必要基础。
师傅式教育:不是非人格化的传统,而是被认为独一无二的人格才具有权威性。
苏格拉底式教育:教师和学生在精神上处于平等地位。苏格拉底思想上固有的东西是:他把批判推向了极致,却又不断地生活在一种绝对的机所(Instanz)之下,这种机所可以称为真、善、理,它意味着某种思考者的绝对责任。苏格拉底认为对话是通向真理和自我存在的道路。洞察力从迷茫中生成。
教育是行习以为常之事。
四 直接传授和间接传授现行知识和原初知识的可教性
教育作为可被有限计划的事件
计划的必要性和通盘计划的灾难性
通过理性的引导,我们把握了在我们的个别处境中不可或缺的个别计划与在某种无法达到的整体中的通盘计划之间的关键区别,也把握了在人类可及空间中的鼓舞人心的自由活动和在虚构空间中的狂热活动之间的关键区别。
教育是面向人的。但这只能被自我教育者在实质上实现,自我教育者们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在倾心与倾听中,在(唤醒信仰的观念下的)严谨中,在内容丰富的某个传统空间中,用学习和实践的方式,找到了无法指定之道路。教育学计划的界限很窄,如果它们被越过了,那么无论是对人驯化还是教给人分布广却松散的知识都会作为一种不连贯的混乱随之而来,这样的混乱并不能教育人类。
计划,不断地计划,对我们人类来说是必要的。必要的不是预防计划,毋宁说,是预防这种计划的错误精神和预防想要囊括不可理解之物的计划。
即使在违背科学、教学、心理学的地方,优秀的教育也是可能的。但是,只要违反了占主导地位的整体的历史精神,教育的核心就处于危险之中。
六 在过去、现在及未来之张力中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