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会 中原焦点,高级七期讲师八期中级九期、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 2022.8.10坚持分享第1601天
主题目标资源例外一小步
反馈
一、结语:消费型探讨
1.总结:
今天咱们这样聊你感觉还可以吗?
和你预想的咨询还一样吗?
通过探讨是否让你有一点点收获?
今天的咨询可能会让你有哪些思考?
今天的聊,让你印象深刻的点是什么?
回去之后,你需要去做的有哪些?
2.赞美:每一次结束,要给家长说一点点变化,不然,家长没有力量陪伴,不利于孩子状况恢复。如:通过今天的聊,我感觉您是一个…的人,感觉你有哪些进步变化,
咨询是需要一些时间的,几次十几次,甚至更长时间
3.桥梁:转折句,所以的意思,从赞美~家庭作业。
消费型:下一周老时间见。观察+行为
游客型:真诚亲切邀请下周见。建立关系更重要。
抱怨型:一般留观察型的作业。观察认知或行为。
二、家庭作业:(回去之后可以做的事情,是来访者的思考)
如果咨询师稳不住,想着推一推,咨询有可能就脱落了。稳住心神,走下去,咨询是需要很多次的。
具体情况选择,聊到哪一块儿就观察哪一块儿。自己的想法,别人的做法。
1.作业类型
1)观察作业(抱怨型)
观察行为:自己例外时刻,有没有什么时候?好朋友是如何应对的?自己去如何应对的?你的爸爸遇到妈妈说她时候是怎么应对的?下次探讨,你看可以吗?
观察认知:自己不一样的想法思考感受,下一周再聊
2)行为作业:
继续有效的行为:刚才的交流好像什么什么是有效的,回去后继续保持。(是问出来的,不是建议的)或者问:好奇为何是这些方面继续实施。
鼓励新的尝试,尊重,不是要求,不然咨询有可能脱落。尽量不要给。
3.注意:交流的基础上留作业。在他们的脉络与范畴里边留作业。
作业只是实现目标的途径但并非是必须。
4.完成情况应对:
没有完成:他不说你不主动问完成情况。不深究为什么没有做。不要因此有情绪,淡定。容器如何?
完成:做了哪些?怎么做的?做完之后怎么样?带来了什么变化意义不同?感受想法?
如果情绪波动对来访者有改变的期待,需要做督导,朋辈督导也可以。
5.家庭作业的制定:具体内容和方式;明确时间和次数 ;从当事人的脉络产生。并不是咨询师自己认为的有帮助的。
(正向所欲具体可行)
可以小步推演,想做做不了,模拟演练,操练之后会好一些。
6.小步推演
一个孩子明天准备上学:
聊完之后准备做什么?准备几点睡?按照经验来说,几点睡比较合适?睡觉前一般做什么?躺到床上之后一般多长时间能睡着?万一睡不着怎么办?夜里醒不醒?如果醒的话,醒来之后多长时间还能继续睡着?万一睡不着,怎么调整自己的状态?早上准备几点起?是什么让你准备这个点起床?能不能起来呢?准备怎么叫醒呢?
(推演完是不是就能做到吗?做到是难得,做不到是正常?)
万一没起来,怎么调节自己的状态?买饭还是做饭?谁做?做什么?起来了做什么?怎么吃饭?谁做的?在哪吃?吃什么?怎么能让自己去出门?路上可能会想到什么?怎么让自己能去学校?
到学校门口怎么样?让自己能进去进去之后可能会遇到谁打招呼还是不打招呼?同学怎么说招呼?如果有困难的话,或许可能会怎么改变?
做推演相当于排雷找到应应对的方案。
力量不太足的时候,不要去做推演,不然的话他就更没劲儿了
从不上学到上学,中间有很多的状态。
三、EARS
后续每一次和前面都是类似
长期目标大目标,每一次都有每一次的目标,也许和大目标相关,也许是当下更想实现的。每一次独立咨询合起来是完整的
1.引出:
这周过得怎么样?想聊些什么?
&&&有变化变好了:具体是什么变化?是什么让你有这些变化的?变化具体有什么?这些变化给他带来的想法感受不同意义?
2.扩大:变化用到哪些方面?怎么样让变化更多?
3.强化:怎么做之后又会有什么不一样
4.再次询问:除了这个变化,还有其他什么变化?还有呢?
&&&来访者说都一样,差不多,能说得再多一些吗?没有变化?怎么个没改变?
怎么做到没有更糟糕的?维持也不容易啊,做到了什么?如果有可能的话,会希望有什么变化?好奇三问。(如果孩子家长都在,选择开始和孩子单独聊)
&&&糟糕。能说的再多一些吗大概什么情况?你怎么看?你的思考是什么?
慢慢发现有改变的地方
要接得住。实操能力才能提升。
这周过得怎么样?
如果有可能的话,你希望这个周有什么不一样,这周有什么是你比较想聊的?
不要给孩子说,你不用来了,孩子就给家长说,老师说不用去了。没有什么有状况还可以完善。
如果情况不错,可以两周一次一个月聊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