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学校的影响
学校教育是对家庭教育的补充。如果父母完全有能力教育好自己的子女,使他们能够毫无障碍的适应社会,并顺利地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学校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老师要发现孩子的问题,并帮助孩子的父母,纠正他们在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错误。我们发现有些孩子在入学之前,就已经为新的社会生活做好了准备。在父母的引导下,他们早已学会了如何与人合作及相处,所以能够迅速的融入到校园生活中;而有些孩子都没有做好这样的准备,这些没有做好任何准备,就被迫进入新环境的孩子会表现的犹豫不决,畏惧退缩。表现落后的孩子并不一定是心智不健全,他们可能只是一时无法适应新的社会生活,感到手足无措而已。这时老师就需要对他们进行引导,帮助他们融入到新环境中。
但是老师应该如何帮助这样的孩子呢?首先老师必须扮演母亲的部分角色,与孩子进行亲密接触,引起孩子的关注和兴趣。对于孩子来说,兴趣决定一切,而训斥惩罚等强硬手段是绝对无法引发孩子的兴趣的。如果一个孩子觉得学校的老师和同学很难交流和相处,那么我们最不应该做的就是批评和责备。这种方法只会让他更加坚信,自己讨厌学校是合理的。试想一下,如果我在学校经常被责骂和嘲笑,也一定会对老师敬而远之。我会想尽办法逃离这种讨厌的环境,摆脱学校的束缚。同样那些逃学捣乱,成绩差,表现愚笨的孩子也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他们的智商当然没有任何问题,他们非常擅长编造逃学的理由或是模仿家长的签字。离开学校以后,他们会跟其他逃学的孩子聚在一起。在这个圈子里他们获得的赞赏显然要比在学校多的很多,他们会觉得自己很喜欢这个逃学的圈子,甚至会觉得那些由问题少年组成的帮派更适合自己。我们可以发现,在这种情况下,那些不能融入校园生活的孩子会更容易受到社会不良因素引诱,进而走上犯罪之路。
要想引发孩子的兴趣,老师就必须先了解孩子入学之前的兴趣是什么,并且让他相信,无论当前的校园活动是否与他之前的兴趣一致,他都能做得很好。如果孩子在某一件事情上变得自信,他就会在其他事情上也自信起来。所以我们首先要了解孩子最初是如何认识这个世界的,他们最在意哪种感官刺激,哪种感官最为敏感,有些孩子最喜欢用眼睛观察,有些最喜欢用耳朵聆听,而有些人的最喜欢身体的运动。视觉型的孩子更容易对那些需要视觉注意力的科目感兴趣,比如地理或是绘画。如果他们不听老师讲课,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并不习惯通过听觉获取信息,如果视觉型的孩子没有得到充分的机会利用自己的视觉,他们学习起来可能会非常吃力,学习成绩最多只能差强人意。
我们总是理所当然的认为孩子出现以上这些问题,是因为智商较低或是没有天分,并把原因归咎于遗传。而真正的原因,其实是老师和家长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来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我的意思不是说学校教育应该为每一个孩子量身定制,而是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孩子已有的兴趣去培养他们在其他方面的兴趣。
最好的授课方式就是把教授的知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就能让学生更充分的认识到学习的目的和所学知识的实用价值。
现行的教育制度下,我们经常会发现那些刚入学的孩子对竞争的准备都很充分,而合作意识却淡薄的多。在入学之后,学校对孩子的竞争意识的训练也从未停止,对于孩子来说,这未必是件好事。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就算遥遥领先,内心所承受的压力也不见得会比那些成绩落后的孩子小。无论成绩是好是坏,在竞争的驱使下,孩子都会变得自私,他们既不想奉献社会,也不想帮助他人,只想尽可能的维护自己的利益。我们都知道家庭是一个整体,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地位都是平等的,都是这个整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班级也是如此。如果我们能教育孩子,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自己的同学。他们就会懂得同学之间要彼此关心,齐心协力。
为了增进班级的团结合作,一种常见的做法,就是放手让学生们自己管理班级。但在尝试这种方法时,我们应该格外谨慎,不仅要保证有老师的监督指导,而且要确保学生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否则的话学生们可能会把它当成一种游戏,他们可能会比老师更加严格苛刻,他可能会用班会来为自己服务,他们会互相吵闹攻击而让自己处于优势地位。因此在尝试这种教学方法时,老师必须从一开始就多加注意,并提供指导。
大多数学生在读书期间的班级排名都是比较稳定的,成绩优秀的一直都很优秀,成绩一般的自始至终都一般,那些成绩垫底的无论怎么折腾也总是班里倒数第几名。但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并不是因为遗传或者天赋,这恰恰反映了每个学生对自己能力极限乐观程度以及活动范围的预设。
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们认识到,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无限的,自我受限的想法只会限制自我的发展,而老师和学生也应该明白,每个智力正常的个体都有可能取得长足的进步,这与个人的遗传和天赋并没有什么关系。
当然个体的很多生理缺陷都是先天遗传的。而这种遗传而来的生理缺陷究竟会对个体的心智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对于这一问题,我相信只有个体心理学才能给出真正的答案。存在生理缺陷的个体会对自己的残疾程度和功能丧失程度进行判断。这种判断其实就是对自我能力极限的预设,是对自我发展的限制。因此对于这一特殊群体来说,影响其心智发展水平的并不是生理缺陷本身,而是他们对自身缺陷的态度以及日后的成长和教育经历。如果某个孩子患有先天的生理缺陷,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让他觉得这种缺陷会对自己智力或人格产生必然的影响。我们在之前也说过,对于有些人来说生理缺陷可能会成为一种激励,促使他们发挥出巨大潜力;而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则可能成为阻碍自我发展的巨大障碍。
事实上,与人格其他很多方面一样,善和恶只有放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讨论才有意义。他们是个体在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其本质是对个体行为性质的评判:如果个体的行为以他人的利益为先,我们就称之为善。反之,如果处处只为自己考虑,则称之为恶。在出生之前孩子是无法接触任何可以诱发善恶之分的社会环境的。在出生之后他同时具备往任何一个方向发展的潜力。个体最终会成为好人还是坏人,取决于他成长环境和自身条件,以及他对环境和自我的理解。其中教育的影响也为重要。
兴趣是影响个体心理功能发展的首要因素。我们已经知道阻碍个体性质发展的并不是遗传,而是个体内心的自卑和对失败的恐惧。大脑的生理结构是由遗传而来的,这点毫无疑问,但大脑只是思维活动的平台,而非思维产生的源头。而且如果大脑的损伤程度还没有到我们目前的康复水平无法挽回的地步,它就能通过康复训练补偿其损伤的认知功能。
在很多技艺高超的杰出人才身上,我们看到的并不是异常优秀的遗传基因,而是他们永不消减的兴趣和夜以继日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