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周真是非常充实呀!
11月25-26日参加了中小学科学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校长论坛,航空航天第一任总队长(负责杨利伟等宇航员的选拔训练)、清华大学教授、各省市校长分享科学教育的方案,21日又参与了北师大一个PBL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得设计,干货众多,收获满满,过段时间空闲一些慢慢来整理消化。
这两周准备三年级的“家长开放日”活动的试讲——《我们来做“热气球”》,目前已经试讲三次,感谢领导和组内老师对磨课的帮助。本课就留到所有班上完再来写反思吧。为了准备这课,所以提前开始进入三单元的学习。
《认识气温计》这一课因为在一单元第二课《水沸腾了》用了三个课时分别解决点燃酒精灯、温度计读数、水沸腾的现象观察等问题,大部分学生只需要简单复习就能正确读数,值得表扬,旧知识记得很牢固!有两个班数学试讲提前学习了“小数”知识,有孩子竟然将“小数”知识迁移到气温计读数了,学会了“估读”,值得肯定。
既上一次获得荣誉称号——语文科学老师之后,在《测量气温》这一课喜提又一新称号——数学科学老师,发现最近小朋友们有点爱给我取外号。
本课孩子们对于气温计要放在干燥处这一点有点疑问,可能是前面给孩子们科普了湿度之后,孩子们成都湿度比较高,但这个应该影响不大。学生自己观察柱状图,说一说长方形形状、标题、单位符号、横纵轴的意义,说清楚意义后,根据一天的气温表来绘制柱状图,大部分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个别孩子“骄傲自大”认为柱状图很简单,动手画时又出现了许多问题:①纵轴气温刻度数不清(不仔细)②每个条形都从纵轴上开始画横线(长方形的意义不明确)
完成柱状图后,将长方形横线上的中点相连,形成一个折线图,让学生对比折线图与天气预报的气温波动情况,找出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最低气温出现在清晨日出前,最高气温出现在下午2至3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