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何须懂?音乐没有视觉和文字效果,不可能描述事情,里面没有观念,所以欣赏音乐一定要放松,大脑中不要有要去听懂的观念。
声音有联觉效果,快慢和音阶能有不同的联觉效果。作曲家利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内心状态,然后调整欣赏者的状态,用持续稳定的联觉把握,现场放的音乐大家能听懂,是因为那些是把握非常一致的音乐。但是大部分音乐不是这样,因为作曲家不是追求像什么,而是一种纯音乐之美。越是音乐专业者,越是在纯声音的层面上感受艺术的魅力,要表现听觉的审美理想,和要表达什么没有关系。
画家,色彩,造型,笔法,构图。小说,语言,结构,艺术手法。创作是规则制约下的随机发生。如果要想欣赏到什么思想,在内容、思想哲理层面去考虑,进入不了艺术的本体(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要在纯感性层面体会艺术的价值,才进入艺术的本体。这里的纯感性应该是指的一种天人合一状态。就像书法艺术的知其黑,守其白,虽然在处理有形的声音、书画线条,但心处于空白状态。
不同的人面临同样的音乐,能产生不同的理解,所以就有不同的解读。艺术没有标准答案。演奏家会加入自己的联觉把握,所以不同演奏家对同样的曲子演奏效果不一样。(类似个人的修养。生活中同样的事情,把它理解成好事情,就是好事情,没有标准答案。)
美学与生活工作之间的关系:
早中下午晚上,不同的音乐带来不同的状态。作用就像茶叶一样。
鹧鸪天笛子音乐带来的悠扬顿挫,状态的飘扬,空间的扩大。
精神减压:正念音乐
财富会带来张力,欲望如果不被收敛,这个张力就会突破出来,带来个人问题。
从功利性来说,美学修养也是有好处的,带来产品和服务的提升。
美育和二十大报告
问题:计算机做不到规则制约下的随机发生,要不然随机,要不然规则。(这个只有人能做到,机器是思维的强化,一定是在有形领域工作,不可能达到无形的领域)。审美规则是大家都知道,但是无法描述。虽然联觉有确定性,审美规则没有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