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说了这么多,看起来好像“用事实说话”,是纯粹的软技巧 —— 但本质上,它具有残酷无情,rentless(或者,辣手摧花,哈哈)的一面。
这个方法,其实是期望达到什么效果呢?其实和Netflix是一样一样的:
奈飞的第一条文化准则是:我们只招成年人。
要注意:
FIRE模型告诉我们,人类一般通过四个步骤分析周围的世界。
我们先注意到一些事实,然后对它们进行解读,根据解读产生情绪反应,就能得到期望的结果。
事实、解读、反应、结果这四个要素共同构成了FIRE模型,在分享事实之前,我们需要用FIRE模型剔除所有非事实因素。
剔除完了呢?让对方承担自己的责任,承担相应的后果,看下面的案例:
泰勒管理着技术支持部,她的下属亨特一直没有正确填写编程请求。
第一次,经过泰勒的提示,亨特答应了。
但是第二次,亨特仍然没有去做,这个时候,泰勒的选择可以是:
“嗨,亨特,我注意到你没有在编程请求中填写错误日志,为了报告目的我们需要这样做,你能更新一下请求吗?”
这样可以吗?这样不可以,应该直接说:
“在你的程序请求中没有填写错误日志。”
因为这个是相当严肃的事情,基于事实、基于承诺的事情。比较一下:
第二个版本比泰勒所言更以事实为依据,所以显得更重要。
泰勒的建议中掺杂着大量具有弱化效果的词语,这会削弱工作指示的重要性。首先,使用“嗨,亨特”这样闲谈式的开场白就显得太随意了,会使对方认为这次谈话既不严肃也与工作无关;其次,泰勒说:“我注意到……”,这说明泰勒是偶然发现这个问题的,但事实并非如此,确保完成这些工作日志是泰勒作为经理人的工作职责;最后,泰勒问亨特“……你能更新一下你的程序请求吗”,这种表达方式暗指填写错误日志是一项可做可不做的工作。
问题太多了,是不是?严肃的告诉对方,事实是什么,对方当然可以选择同样的态度、回答:
第二个版本。。。是事实,其中没有任何起弱化作用的表达,所以这样的言辞更有分量,更能展示工作的重要性。
即使泰勒是在陈述事实,亨特依然有可能不重视这个问题,说:“那又怎么样呢?”
这种情况下,泰勒可以接着陈述第二个事实:“如果你想继续在这里工作,那你必须填写这些错误日志。”
再次强调:
当泰勒坚持事实的时候,她就给了亨特选择下一步行动的自由。
她将亨特看成一个独立的人、一个能独立思考并能选择正确行动方案的成年人。
这就类似于告诉某人“外面下雨了”,给其提供信息,赋予其完全自由的权利,并让其自主做出选择。
作为对比,第一种方式:
相比之下,泰勒弱化了信息表达方式,这就有点像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对话,缺乏严肃性,就好像告诉某人:“嗨,外面下雨了,也许你应该考虑带一件雨衣。”这明显是父母与小孩之间的对话。
拒绝巨婴,让应该承担责任的人,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做个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