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接纳是治疗改变的核心。
大约15年前,我偶然从一名基督教牧师的口中得知接纳这个词语,那个时候自己还有强迫症的症状,这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听说要接纳症状。后来在接触森田疗法和正念以后,我尝试着用接纳来改变自己,并由此获得了很多积极的体验,从而帮助自己走向了康复。在走出症状的过程中,我最大的体会就是,要接纳症状和接纳自我,我可以这么说,接纳这个词汇帮助我走向了康复。
康复后不久,大约于2016年夏我即开始从事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后来陆陆续续写了两本书:《生命若水——森田疗法实践》和《强迫症和森田疗法解析》,后来又经历考研、读研,在高中做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在公立三甲医院临床心理科做专职心理治疗师。纵观自己近7年的执业生涯,我向患者说的所有话,给的所有指导,其核心还是接纳二字。经过这么多年的临床咨询实践和对心理学的研究,我发现,所有的疗法和技术都是为了帮助患者增进对自我的理解和接纳。
实际上,接纳不仅仅是森田疗法和正念的核心,它也是所有心理治疗流派和技术的核心,当然也是心理治疗产生效果的核心。以前我给一位新从业的心理治疗师同行分享过,虽然心理学的流派如此之多,给人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但你只要把握住了接纳这个核心,你永远都学不偏。同样的道理,作为一名患者而言,你可以借助于任何心理治疗方法和技术来实现自我的成长,但你只要把握住了接纳这个核心,你永远也走不偏(强迫症也是如此)。
2.对人生的接纳如此重要。
以往我们谈的更多的是关于症状的接纳,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创作了很多的文章、书籍、音频和视频。有的朋友向我反馈说,看多了容易乱。乱是因为你没有把握住关键知识点。关于症状的接纳,我们基本上就讲了三点:1.什么是症状?2.为什么要接纳症状?3如何接纳症状?如果你把上述三点搞清楚了,关于接纳症状的所有内容也就完全搞清楚了。
随着我从事心理治疗师的工作越久,我越是发现,相较于对症状的接纳而言,对人生的接纳显得要更重要也更困难一些。这是因为,一方面人生远比症状更复杂、更漫长、更多变、更艰难,在另一方面,人生中不幸的遭遇可能会让某些人产生心灵的创伤,导致精神能量固着在过去的某个点上,带来各种心理症状和心灵成长的停滞不前。
大约一个半月以前,有一位《生命若水——森田疗法实践》的读者和获益者来找我咨询了一次,她的情况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她有二十多年的强迫症和躯体化障碍病史,在过去十年时间里,看过非常多的森田疗法书籍,实际上她对森田疗法和自我改变的方向是非常熟悉的,并且我认为她应对症状的操作也完全正确。但是她有一点始终做不到,她无法接纳某一个躯体化症状,她总是希望自己的身体可以变得舒服一点,轻松一点。对于身体舒服感觉的执着成为了她走向彻底康复的绊脚石,但是挪开这块大石头又谈何容易呢?
我记得在咨询中向她说了这样的一句话:你不要把症状当成是症状来接纳,你把它当成是人生的一部分去接纳,你要把自己的格局打开。换言之就是,症状也是人生的一部分,你不要把人生的目标设定为接纳症状而后症状消失,你应该站在人生几十年的高度,来俯瞰你的一切悲欢离合和痛苦的感受。如果你这么去做,你或许会产生新的领悟:人生漫漫,道阻且长,躯体化症状仿佛沧海之一粟,浩瀚星河之微光,根本不值一提。
接下来我又给她介绍了门诊心理治疗中的两个案例,实际上这两个案例对我也深有启发。第一位患者是一名上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他因为看了恐怖片而产生了强迫思维的症状,当然让我印象深刻的并不是他的心理症状,而是他的早年人生经历。他在刚出生的时候就有一只耳朵失聪,听不到任何声音,一直到他四岁的时候才被门诊的医生偶然发现。另一位患者是一名读高三的女生,她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患上了糖尿病,需要常年注射胰岛素,她告诉我自己不能独自去很远的地方旅游,家里的冰箱常年放了很多胰岛素。但是她并不是因为躯体疾病来找我咨询,她是因为高考临近,考试焦虑才来找我的。这两位患者有很多共同点:他们从小身患疾病却依然很努力地在生活;他们对待人生中的不幸遭遇保持着接纳的积极态度;虽然他们身体是有残缺或疾病的,但他们从来不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实际上,他们对待身体方面是乐观和自信的。
为何这些明明有躯体疾病或缺陷的人不会因为这些不足而产生心理疾病,而那些身体本身没什么大问题的人却产生了诸如疑病症、恐艾症、躯体变形障碍呢?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深入思考。我觉得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前者对躯体疾病或缺陷能够保持较高的接纳水平,或许他们从内心深处能够理解身体出现疾病或缺陷的整个过程,他们能够很好地处理其中的负面情绪,他们在认知上把这些不足当成是正常和自然的现象,他们可能曾经也因此自卑过,但是他们成功地将这些自卑感转化为了追求自我卓越的内在动力。
3.如何实现对人生的接纳?
很多人或许会问,如何才能实现对人生的接纳?我想,这个问题不仅是一个心理治疗的问题,它还是一个哲学化的问题,这个问题本身没有标准的、统一的答案,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用自己一生的行动来探索。不过,我可以用这么多年的心理治疗经验给大家一些参考性的建议:要求低一点,行动多一点;人生无常,学会顺其自然;活在当下是应对预期性焦虑(不确定感)最好的方式;多和你的当下保持接触,培养生活中的小确幸;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保持对未来的希望感……
4.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对于症状的接纳和对人生的接纳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层次。一般而言,对人生的接纳的层次是高于对症状的接纳;对症状的接纳是对人生接纳的基础。这里面的原因主要是:从改变的先后顺序来看,对症状的接纳是先于对人生的接纳而发生的,众多的心理治疗经验表明,患者首先学会了接纳症状继续生活的态度以后,他们的症状会逐渐淡化,与此同时他们的注意力也会转向现实的生活,以往总是围绕着症状转圈的模式逐步转变为围绕着生活转,以前不太关注的人生命题诸如升学、择业、婚姻、教育孩子等问题会逐步进入视野并可能形成新的困扰,这个时候对人生的接纳自然也就摆上了日程。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症状的接纳和对人生的接纳是割裂的、毫无关系的。实际上他们是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一方面,各类神经症症状本身就是人生的一部分,症状带来的痛苦本身就是生命中万千痛苦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对症状的接纳也就是对人生的接纳。另一方面,症状带来的痛苦和人生带来的痛苦,二者的来源是相同的,那就是人性中的贪婪和急躁。我很早之前就说过,神经症的本质就是一场求全求好的美梦,一朝梦醒也就痊愈了,而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人生的悲欢离合,哪一件能脱离你内心的欲望呢?所以在你走出症状的过程,就是帮助你破除内心中贪婪和急躁的过程,而这个破除“心中贼”的体验和经历,可以帮助你在康复以后更好地应对人生中的各种困扰。
走出症状难,过好这一生更难。不过幸运的是,我们知道了接纳这个大的方向,一切似乎会变得容易一些。愿我们都能够养成接纳的人生态度,过好这一生吧。(已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