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7.22
好的书籍就像磁石,让每一个读者都为之痴迷。《特别的女生萨哈拉》就是这样的一本令你着迷的书。这本书是今年暑假我和读初中的女儿、上小学的儿子一起共读的关于成长的一本儿童文学故事书。
阅读这本全彩四色版的书,最大的感受就像封面上呈现的推荐语一样“是一本大人和孩子创造共同回忆的治愈之书”,适合所有的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去阅读。这本书有一股魔力,吸引着我读了三遍。第一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是一口气读完的,简单了解了大意;第二遍是读完觉得不过瘾,用两天的时间,在荔枝平台上用声音录完了整本书的内容,用时282分钟,书中的人物形象在心中渐渐丰满了;第三遍是带着问题去细读的,对主题的理解和思考有了些许深度。下面我就自己的读书所感梳理如下:
一、初读,把书读薄(知内容)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萨哈拉不是沙漠,而是一个五年级小女生,她的内心世界也如同沙漠般神秘莫测,在学校里,在老师和同学的眼中,她是一个需要“特别帮助”的笨学生。她不写作业,不开口读书,不学习;她孤独,无助,甚至有点自闭。可实际上,她热爱阅读,疯狂地喜欢写作,甚至还写了一本属于自己的书,偷偷的藏在图书馆里,期望有一天有人能看到自己的作品。萨哈拉本以为“真正的自己”只有最好的朋友瑞秋才知道,直到一个“行为怪异”的波迪小姐成了她的新老师,崭新的生活也在萨哈拉面前展开,一场奇妙的旅程就这样开始了。在波迪小姐的帮助下,萨哈拉渐渐认识了自己,她拿起笔开始写日记,一次次得到肯定,一次次唤醒她的学习意识、写作热情。最终,萨哈拉在努力实现着自己的作家梦,她找到了真正的自己,成为了美好事物的中心。可以说,波迪老师以独特的方式召唤了她的才华,改变了她自闭的生活态度。
二、再读,把书读厚 (识人物)
文章以“我”的口吻讲述了“特别的”萨哈拉的故事,女孩内心独白式的描写,宛如特别的萨哈拉就站在我们面前讲述着发生在她身上的每一个细胞的微妙变化。萨哈拉的成长经历,如一线串珠,把13个小故事紧密地联系起来。让我们一边读一边思考:是什么让一个女孩在悄悄的改变呢?女孩的成长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波迪老师又是施展了什么样的魔法让她成长起来的呢?
1.“特别的”波迪老师
萨哈拉遇到了一个特别的老师——波迪小姐。她长得不漂亮,鼻子圆圆、耳朵小小,指尖和声音也是圆圆小小,但她教育学生的智慧却层出不穷。她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爱着每一个孩子。因为她的爱护、包容、引导、鼓励,让这个如沙漠一样神秘和孤独的女孩萨哈拉,变得如沙漠一样宽广、热情。她不允许一个孩子去接受“特别的教育”,哪怕是烦人的德里,她要带着每一个孩子进步,她在不断努力着,却没有苛求,她一直在耐心的等待着,因为她相信时间会改变一切。波迪小姐与孩子们的第一次见面很特别:她用一束鲜花和一盏小台灯把五年级的那间教室变成了他们的“家”。她冲着孩子们夸张的笑,说话速度快极了,她给所有人买了日记本,她还说每个人都欠她两块钱。每天早上她都站在教室门口手里拿着一个大篮子,也就是“烦恼收集器”,在进教室之前你得把所有的烦恼都丢进去。上课的时候,她给大家读寓言、讲故事,眼睛里总是闪闪发亮。她讲乌鸦和狐狸的故事,明白“以牙还牙”的道理;讲小老鼠和狮子的故事,明白“没有人是弱小到不能帮助你的”;讲乔治·华盛顿小时候砍樱桃树的故事,明白“诚实”和“责任感”的重要;讲苹果的故事,让孩子们感受到梦想和成长的神奇力量。不仅如此,她还鼓励孩子们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而她也愿意拿出“快乐盒子”中的别致的贴纸让孩子们得到“特别”的奖励。不过有时,她也会摇身变为射门的足球运动员,因为德里的疯狂挑衅,凌空一踹把桌子踹翻。波迪老师的智慧做法之一就是:写日记。萨哈拉写得怎么样呢?我们来看看原文:下课铃声响了,我的日记本上一片空白,一个字也没有。“把你们的日记本传上来!”波迪小姐指挥着。孩子们开始转过头收后面同学的本子,再把自己的也放上,交给前面的同学往前传。我觉得全身僵硬,拿起笔,只写了四个字:我是作家。于是我的本子也跟着一堆七歪八扭的日记一起走到了波迪小姐手里。我脸又红又热,我觉得自己像个大傻瓜,波迪小姐看到我的日记上的字的时候肯定也是这么觉得的。她按照她说的,在日记本上做了评语。我相信!假如我们遇到这样不写作业,不开口读书,居然想当作家的学生,我们可能会认为这是天大的笑话!然后,可能还会把学生找来谈心,告诉她成功的秘诀是脚踏实地之类的话,这些语言背后都有一个潜台词:你不行,别异想天开了!你不可能当作家!而萨哈拉的老师波迪却是无比的笃定相信,这给予萨哈拉多大的力量啊!波迪小姐知道,她的课堂里有诗人、工程师、发明家、园艺师、美术家、音乐家……所以她小心翼翼地对待每一个生命,她深知每个生命都有不同的成长秘码。2.特别的妈妈
萨哈拉有一位爱她、理解她、相信她的妈妈,一位敢于挑起家庭责任并能审视自己的妈妈。萨哈拉的妈妈在买书时永远不会犹豫,即使掏出一张很“大”的钱,她的眼睛也不会多眨一下,就好象这些书和面包牛奶一样,是生活中不能缺少的,萨哈拉喜欢妈妈这种勇敢的神情。妈妈还会给萨哈拉读书里的故事,那时萨哈拉躺在妈妈的怀里,就觉得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师,而她自己是世界上最棒的学生。
三、悟读,把书读透(明深意)
读一本好书,就如行走在一条满地金子的路上,只要睁大眼睛,总能捡到不少宝贝。这本畅销书写的不是什么奇人奇事,但是它本身却很神奇。我想用几个关键词来描述我的思考和发现。
【专业】波迪老师对学生的爱是充满智慧的。她认为自己的工作是由学生的成长来完成的,她对学生们所有言行举止都是从内心中自然流淌出的对学生真诚的爱、无限的信任、永远的等待。热爱学生成为他工作的“额外奖赏”,对于学生,她认为“特殊需要”学生的问题不是问题,甚至不是缺点,而是生命不同特质或者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每个生命都是需要尊重和值得期待的,怀着深刻的教育理解,就有了对学生的“灵魂无限宽容”。想想书中的孩子真是那么特别么?看看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室里,我们的家庭,也有无数的萨哈拉。他们聪明,好奇心强,但是往往和世俗的框框格格不入,甚至也成了“特别”的一员。可是,这些孩子的内心深处,埋藏着多少故事啊?他们承受着多少的自卑、嫉妒、渴望,一年年被鉴定着,强化着。作为老师,我们应当做些什么?站在教师的角度去阅读《特别的女生萨哈拉》,让我读到了波迪老师除了对教育的热爱,还有专业理论、儿童的人格发展,读到了课程设计,读到了教师的专业评价,读到了教师的爱心耐心,读到了波迪老师的教育学……书中的许多场景分明看到我们自己,我们的学生、我们的课堂、我们的班级。我们不仅仅是读者,更是主角,甚至是导演,有着左右剧情的神奇力量。阅读是深刻的反思,认知的升级,智慧的凝成。作为教师,通常“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样”,是我们所关注的,波迪老师除此之外,还关注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谁去教?教的是谁?她每天都在追问自己:我必须与我的学生、我的学科、我的生活、我的世界融为一体,让理智的我、情感的我、精神的我合三为一,师生共同成长,这也是新教育理想课堂的第三重境界: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专业实现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就必然能够享受到职业带来的幸福!
在很多电影里我都有欣赏的老师模样,比如《放牛班的春天》里那个羞涩善良的音乐老师马修、《嗝嗝老师》中那位以真情和执着赢得学生认可的永不言弃的奈娜玛瑟老师、《春风化雨》中温文尔雅的基丁老师,而现在,我非常喜欢《特别的女生萨哈拉》这本书中温柔开启孩子们封闭、沉寂已久心灵的波迪老师!【成长】1.萨哈拉的成长从书信中,可以感受到她的成长。故事开始,萨哈拉写了无数封挤不出去的信给爸爸,内容大多是“亲爱的爸爸,我想你…你什么时候回家…为什么你不带我走…我觉得我的心上裂了一个洞…”字里行间充满对父爱的渴望,结尾处,萨哈拉在脑子里给父亲写下来最后一封信:亲爱的爸爸:我爱你。我想你。我希望你有一天知道自己错了,但是如果不知道,也没关系,我会学着把所有的这些从我的“档案夹”里扫出去。 爱你的女儿:秘密作家 永远的萨哈拉 琼斯从开头和结尾处的两封信里,我们可以看到萨哈拉已从原来的胆小、无助、苦恼、痛苦中解脱出来了,历经蜕变,破茧成蝶。萨哈拉的日记本上已经四天未写只言片语时,波迪的一句“作家需要写作”,我们看到后,是不是特别温暖!这仅仅是六个字吗?我们来看看萨哈拉如何想的?“为什么她就不能像其他老师那样,在本子上写:“做作业!”或者把我和德里一起叫到走廊里进行特别教育,或者跟校长一起把我妈妈叫来,然后让我留级?她没有这么做,她只写:“作家需要写作!”就好像她说的是:“你不写作了?那你就成不了作家了!”结果会在萨哈拉心中掀起怎样的波澜呢?她的日记《我住的地方》《名字的来历》,惊艳了老师和同学们,还写出了一本获得无数大奖的书,一本描述她痛苦生活和神奇的冒险之旅的书籍《特别女生萨哈拉》!“现在,我成了所有美好的中心,写着美丽的诗篇,倾诉着美丽的梦想!”这是萨哈拉最后用富兰克林奥哈拉《我的自画像》中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同时,也在唤起我们身边的人,只要自己愿意去尝试和改变,也能像她一样成为真正的自己。
2.德里的成长德里,一个调皮、粗鲁、暴力的男孩儿,在同学眼中是一个小“流氓”,是校长和老师眼中的“眼中刺”,是一个“无可救药”的需要接受特别教育的“问题孩子”。他出生于物质与精神双贫的家庭,因为母亲的粗俗无理、没有家庭责任感,使德里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里,都可以称为被遗弃的“孤儿”。幸运的是,他遇到了美好的波迪老师,生命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当波迪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拒绝了碧丝小姐带德里去进行特殊教育的时候,德里第一次笑,书中写道:“他笑起来声音很好听,又轻快又爽朗,像教堂的小风琴。”可见,一颗坚硬的心被慢慢融化了。当听到波迪老师讲苹果故事时,我们来看德里的语言:“闭嘴!如果他坏,那就是他的老师坏。”“老套!”“他干吗写这个?好多别的可以写啊,他可以写我希望有100万!”……德里的发言虽然还带着敌意,但已经没有了脏话,道德的美好种子已然在土壤里慢慢地萌芽了。当波迪老师布置让写自己的愿望时,德里写道:“好吧,我承认,我是孤儿!我希望有个朋友。”他已经有了“希望得到尊重”的心理需求。德里,内心变得柔软了,爱思考,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有了同理心,能共情,学会了与他人平等和善的相处。
【写作】写日记是这本书中波迪老师引领孩子成长的通道和法宝。我一直觉得,写日记是道德长跑,它需要我们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还有一颗热爱美好生活的心灵,当然,更重要的是需要坚持。我们教室中的孩子们也常常会像书中的德里一样,会觉得无聊,无趣,让他写东西时同样无从下笔。我们该怎么办?来看书中波迪所说:“就像我刚才说的,你要写你们的生活。如果你的生活恰好很无聊的话,你最好学会让你的生活有趣起来,因为我不读无聊的东西!”波迪的这一句话显示了她的专业水平之高,她指向了孩子们问题的本质,这句话唤醒了孩子们生命里隐藏的趣味,他会自我寻找、发现、反思,找到生活的趣味,从而写进他自己的日记中。这又不仅仅是写作,超越了写作本身。因为写作,是精神存在的家园,留下生命的轨迹,孩子们就会对世界、生活、学习发生深厚的兴趣与热爱。波迪善于倾听,从她在课堂中与学生的互动对话中,感觉到她的智慧,她总是朝向孩子的内心深处,她深深地知道孩子需要什么!让孩子入魔般地喜欢她,喜欢她的课,让孩子铭记一生。
波迪老师说“爱学生与其说是老师的主要责任,不如说是一笔额外的奖赏。额外的奖赏要凭你自己的意愿。如果你打心眼里乐于工作、爱别人,你所得到的额外奖赏往往是最令你幸福的。”热爱教育是付出努力后的额外奖赏,成功是用心付出后买一赠一的副产品。在我们一生中,能够热爱一项事业,并痴迷地追求,是不是最幸福呢的事情?每个人的闪光点都需要他人的宽容、信任和耐心的等待!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读的不仅仅是萨哈拉的故事,而是另一个我们自己的故事。
我想以三个问题作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你是否像特别的萨哈拉一样执着于自己的梦想?每个人都拥有智慧,你是否像波迪小姐一样用自己的智慧发挥出无穷的力量?每个人也都可以成为真正的自己,你是否愿意去尝试和改变成就真正的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