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之行 思维之旅
七月盛夏,一群怀揣求真问道梦想与热情的教育人从山南海北齐聚沪上,在百年名校上海交大的学园里,开启了一次难忘的智慧之行、思维之旅。
每一位学习伙伴行前的期盼几乎相同,虽然大家年龄不同,职务不同,学科不同,地域不同,但实践中的困惑、迷茫、瓶颈是一样的。新的课标、新的教材、新的要求、新的挑战,一切都来不及等待,也不容等待。大家都是怀着同样的迫切寻根求解,又都纷纷止步于思维的无解。就在大家陷入困顿彷徨之际,上海交大为大家开启了一扇求知解难之窗,刘濯源老师的研究团队给大家送来了“思维发展型”课堂建构的金钥匙。
五天的集中学习,大家茅塞顿开,醍醐灌顶。尽管课程满满、内容多多,尽管从早到晚没有午休,但大家座无虚席,如饥似渴。那种讨论的热烈在小组中互相感染着,那份学习的热情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洋溢着。大家忘却年龄,无问西东,都变成了一样的学习者;大家折服于刘濯源老师的睿智和深邃,折服于刘老师团队研究的高深和精进,折服于思维可视化撬动新课改的巧思和独创;大家倾听着,思考着,吸收着,顿悟着,“心、智、识、技、场”五维的新课标从混沌的大脑中渐渐清晰起来;大家热烈讨论着,相互启发着,共同唤醒着,一张张学科思维导图让我们散乱的思维渐渐站立起来。我们欣喜地发现“新课标”的落实没有那么难,“思维发展型课堂”的建构就是落实新课标的有效路径;我们欣慰地告诉自己“我们并不笨”,破解“新课标”谜题、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钥匙就在我们手中;我们无比坚定地成为了刘濯源老师的追随者,成为了学科思维导图的痴迷者,也成为了“思维发展型课堂”的践行者。
在这个飘雨的盛夏时节,“心智教育”的种子播散在一个个“结构化思考”的大脑中,在知识的润泽下悄悄破土萌芽。在这所美丽的世界名校,我们开启了智慧之行、思维之旅。百年学园见证了一群求知者的勤奋,见证了智慧的碰撞和思维的生长,也必将见证新课改的生枝散叶,开花结果。
本文作者:王文娟
北京市朝阳区垂杨柳教育集团金都分校 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