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快速收作业,课代表尝试过很多办法:
尝试一:按照小组收。
每一个竖列为一个小组,每组的第一位同学收语文,第二位同学收数学,第三位同学收英语,以此类推。每个小组的学科负责人收齐本小组同学作业之后再交给该科课代表。
但是这样有两个问题,第一,交过去的作业仍旧是分散的,统计很费时;第二,我们每个月排一次座位,学生的小组会被打乱,交作业的默契配合度明显下降。
尝试二:按学科放在后面的书柜上。
后面的书柜上每科作业一个位置,每位同学按学号交作业。这样做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不按要求做,随便一放,没有按照学号交作业,依旧还是分散凌乱。
于是,我和课代表们商议,把两种收作业的方式相结合,试试第三种方式:按照学号小组收。
我们班49人,每7人一个小组,即1-7号为一组,8-14为一组,15-21为一组,22-28为一组,29-35为一组,36-42为一组,43-49为一组。
每组的1号收语文(即1、8、15、22、29、36、43),每组2号(即2、9、16、23、30、36、44)收数学,每组3号收英语,每组4号收政治,每组5号收历史,每组6号收生物和地理,每组7号收其他科。学号是三年不变的,所以配合的默契度会越来越高。
这样,课代表统计时只需要按照花名册的顺序依次打勾,十分钟的工作,在2分钟内搞定。
为了更高效,我要求所有学生在作业的下方侧面写上自己的学号和姓名,这样课代表不需要翻开作业就能看到学号,甚至不用花名册依次数下来就可以知道谁没有交了。把2分钟的工作加快到1分钟以内。张张说:往往不是工作繁杂,而是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导致工作效率低下。遇到问题不抱怨,开动脑筋想一想我该怎么办呢?
课代表培训说点啥?1.强调工作重要性——“你们是学科的形象代言人”
课代表是科任老师选出来的该学科成绩不错且认真负责的学生,一般2-3人。
张张说:你们就是这一学科的形象代言人,你的工作态度、你的课堂积极性、你的作业等等都是同学们学习的典范。每一学科都是班级荣誉的一部分,你们的工作是班级的根基……科任老师不在时这一科就要你操心……记住每一科老师的电话,他们忘记上课或者没有布置作业,一定要第一时间找到老师问清楚……
2.端正工作态度——“主动”“负责”
张张说:今天刚刚返校,班里纪律散乱,除了周末放松情绪作祟,更重要的是同学们没事干,之所以没事干,是因为你们没有问各科老师作业……凡事想在老师的前面,这叫“主动”。
张张说:哪个同学没交作业,写下来贴在老师的办公桌上,这是“三等课代表”。还要问清楚为什么没交,是迟交还是没写?没写又是为什么,不做会还是没时间做?这是“二等课代表”。弄清楚为什么还不够,最后还要把作业收齐,这是“一等课代表”。翻开作业看一看,哪些同学是交了空白的或者做得不认真,哪些同学哪里相对薄弱,问问他帮帮他,这是“特等课代表”,这才叫“负责”。
3.明确工作内容——“问作业”“收作业”“课前读书”
(1)问作业。今天有什么作业?规规矩矩写在黑板上(每个课代表写在黑板的一个格子内)。并根据中等学生的速度估计今天的作业量,如果超出30分钟,那么马上和老师商量作业量的问题。
(2)收发作业。上文已经讲过,不赘述。
(3)课前读书。准备铃声开始到上课铃声之间的2分钟是各科的带读时间,语文会读一读古诗,数学会读一读概念,英语读一读单词……但是政治课代表说政治老师没要求,于是我和孩子们商量打算政治课前由课代表抽背——出一道题考一考大家。于是,课前的时间也变得充实起来。
这是我的中国好同事时汉桥老师做的作业登记本的封面,我问他要的,改成我们班的~统计作业一定要有一个登记本,这样可以记录一个学期的作业情况。
多问问你们还有什么困惑或者好建议?
培训最后,我总会问一句“你们还有什么困惑或者好建议?”今天的培训有意外的两个收获。
第一,一个课代表建议成立“各科导师团”,由每一科比较有优势的同学组成,大概3-5人。已经在试行中。
第二,利用黑板报进行好书推荐。尤其是政治,把每天的报纸剪裁贴到后面的黑板报,方便大家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