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浮而紧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脉浮而紧,浮为风,紧为寒,风伤卫,寒伤荣,荣卫俱病,骨节烦疼,外证必发热,无汗,或喘,其人但憎寒,手足指未必微厥,久而复温,掌心不厥,此伤寒无汗,用麻黄汤。
又曰:凡脉浮紧,无汗,小便不数,病虽十余日,尚宜麻黄汤也。里气不虚而病在表者,皆可麻黄汤发其汗也。
“病人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卫气不谐也。所以然者。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也。复发其汗则愈,宜桂枝汤。”
发热时汗便出者,其荣气不足,因阳邪下陷,阴不胜阳,故汗自出也。此无热而常自汗者,其荣气本足,因阳气不固,不能卫外,故汗自出,当乘其汗正出时,用桂枝汤啜稀热粥,是阳不足者,温之以气,食入于阴,气长于阳也。阳气普遍,便能卫外而为固,汗不复出矣。
和者,平也。谐者,合也。不和见卫强,不谐见荣弱。一则属阳虚,一则属阴虚,皆令自汗。但以有热、无热别之,以时出、常出辨之。总以桂枝汤啜热粥汗之,下条发热汗出便可用桂枝汤,见不必头痛、恶风俱备,只此自汗一证,即不发热者亦用之,更见桂枝方于自汗为亲切耳。
卫气者,所以肥腠理,司开阖,卫外而为固也。今不能卫外,故常自汗出,此为荣气和而卫不和也。卫为阳,荣为阴,阴阳贵乎和合,今荣自和,而卫气不与之和谐,故荣自行于脉中,卫自行于脉外,两不相合,如夫妇之不调也。宜桂枝汤发其汗,调和荣卫之气则愈。
此言桂枝汤能宣发荣卫之气血而为汗,又能调和荣卫之气血而止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