揆度谨严之理,圆通活变之法,精当灵验之方。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所以然者,以荣气不足,血弱故也。”
浮紧,伤寒之脉也,法当身疼腰痛,宜以麻黄汤汗解之为是。假若按其脉而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之?夫尺主下焦,迟则为寒,尺中迟,是以知下焦命门真阳不足,不能蒸谷气而为荣为卫也。
盖汗者,荣中之血液也,为热气所蒸,由荣达卫而为汗。若不量其虚实而妄发之,则亡阳损卫,固不待言。此以寒气伤荣,汗由荣出,以尺中脉迟,则知肾脏真元衰弱,荣气不足,血少之故,未可以汗夺血也。
尺中脉迟,不可用麻黄发汗,当频与小建中和之。和之而邪解,不须发汗。设不解,不妨多与,俟尺中有力,乃与麻黄汗之可也。
“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浮为轻手得之,以候皮肤之气。《内经》曰:其在皮者,汗而发之。表,太阳也。伤寒脉本紧,不紧而浮,则邪现还表而欲散,可知矣。发,拓而出之也。麻黄汤者,乘其欲散而拓出之之谓也。
但脉浮不紧,何以知其表寒实也?必然无汗,始可发也。不曰以麻黄汤发之主之,而曰可发汗,则有商量斟酌之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