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理答,它是有一个基本模式的。
这个模式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倾听,真正的课堂理答始于倾听。当然这里的“倾听”是广义的,它包括感知,包括观察,包括聆听。
第二个环节是理解,理解是理答的核心。……就是你要通过倾听来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理解他们为什么会这么想、为什么会这么说、为什么会在课堂上呈现出这样的一种状态。
第三个环节是应答。……你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做出反应,该点拨的点拨,该引导的引导,该鼓励的鼓励,该质疑的质疑,这些就是应答。
——第103页
课堂理答的意义
课堂理答的意义之一,它是一种心灵的抚慰。
《做一片美的叶子》“大树把无数的叶子结为一个整体,无数的叶子在树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对这两句话的内涵有怎样的理解?
学生一:班级把我们的同学结为一个整体。所有的同学在班级里边找到了自己应有的位置。
老师的理答:好。
学生二:工厂把工人们结为一个整体。但是如果工厂倒闭了,工人们就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回答是逆向的。)
老师的理答:你的回答很有现实意义。
学生三:中国把56个民族结为一个整体,56个民族在中国都找到了自己应有的位置。
老师的理答:是的,只有民族团结了,国家才能兴旺发达,你说的真好!
学生四:地球把所有的国家结为一个整体,但是美国人为什么不给伊拉克人自己应有的位置呢?
老师的理答:这个问题你得去联合国问一问。(老师一时半会儿找不到答案。但理答很理性,也具有国际视野。)
学生五:家把爸爸、妈妈和我结为一个整体,可是爸爸和妈妈离婚了,我也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
老师的理答:
她走到这个小女孩的身边,张开双臂,把小女孩轻轻搂到自己的怀里。接着,老师轻轻地对这个小女孩儿,也对全班学生说:“孩子,不要难过,老师给你讲一个小故事。我非常喜欢一种小动物,它叫珍珠贝。你知道吗?这种叫珍珠贝的东西,当外面的沙子、小石子进到壳里的时候,它会温柔地把它们包在一起。最后,这些沙子、小石子就可能会变成一颗一颗难璨的珍珠。孩子们,在生活当中我们什么时候会遭遇到沙子,遭遇到小石子,我们是没有办法预知的。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像珍珠贝一样,以一颗宽容的心来包容生活当中的这些沙子、这些小石子,那么最后生活回馈给你的将会是一颗又一颗璀璨的珍珠。”这是多么感人的理答。无论是肢体语言还是老师的话语,都深深地打动和温暖了包括这个小女孩在内的全班所有学生。
所以说,教师好的课堂理答对学生来说往往是一种心灵的抚慰。在这个理答的过程当中,一个教师的教育学、伦理学和专业素养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这是课堂理答的意义之一。
——104~1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