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王牌”,其实你也可以握在自己的手里。《被讨厌的勇气》是阿德勒思想的充分体现,是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
书中青年帮我们向哲人提出问题,哲人用阿德勒的思想进行回答。哲人也有原生家庭的问题,孩童时期被父亲打,父亲是个很固执和孤僻的人,与哲人关系不好,但是哲人小时候被打的事实是不可能改变的了。
对于不能改变的事实,哲人是不是一直要被这样的负面记忆影响呢?哲人是如何做的呢?
只要你决定要改变这种困扰你的状态,那么逆转这个因果律就是你可以做的和应该做的。
这时候就是阿德勒的目的论而不是弗洛伊德的原因论和宿命论发挥作用的时候了,可能会让人一时半会接受不了,这有点违背我们常识中的理解,但是这样一种目的论的认知,却可以充分调动我们主动创造的能力。
试着再来体会一下:
“不是因为被打所以才与父亲不和,而是因为不想与父亲和好所以才搬出被打的记忆”。
这就把不愿意和父亲修复关系的责任都揽到了自己身上,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增加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也就是哲人所说的:人际关系之卡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当哲人下定修复关系之“决心”时,他的父亲拥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怎么看他、对他主动靠近这件事持什么态度等,这些都与哲人毫无关系。
即使对方根本不想修复关系也无所谓。
问题是哲人有没有下定决心,这样可以让“人际关系之卡”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一起来体会一下:
哲人:我的变化不是“为了改变父亲”。
我改变了,发生变化的只是“我”。
作为结果,对方会怎样我不知道,也无法左右,这也是课题分离。
当然,随着我的变化——不是通过我的变化——对方也会发生改变。也许很多情况下对方不得不改变,但那不是目的,而且也可能不会发生。总之,把改变自己当成操纵他人的手段是一种极其错误的想法。
想要摆脱人际关系的困扰,就需要把“人际关系之卡”永远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不是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