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篇是阿德勒心理学的核心内容,阿德勒认为一切烦恼来自人际关系。
1、为什么讨厌自己?
因为你下定了“不要喜欢自己”的决心。为了达到不要喜欢自己的目的,所以你才只看到缺点而不看优点。不去喜欢自己是一种对你而言的善。
因为你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害怕被别人轻视或者拒绝、害怕心灵受伤。你认为与其陷入那种窘境倒还不如一开始就不与任何人有关联。也就是说,你的目的是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
只要变成一个只看自己的缺点、极其厌恶自我、尽量不涉入人际关系的人就可以了。如此一来,只要躲在自己的壳里就可以不与任何人发生关联,而且万一遭到别人的拒绝,还可以以此为理由来安慰自己。心里就会想:因为我有这样的缺点才会遭人拒绝,只要我没有这个缺点也会很讨人喜欢。
在人际关系中根本不可能不受伤。只要涉入人际关系就会或大或小地受伤,也会伤害别人。阿德勒曾说:“要想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
感悟:在工作中我发现有心理困境的学生,他们的人际关系或多或少都不和谐,比较孤僻,很难融入集体,合作能力比较差,有自卑情结,总觉得别人处处针对他。这样的学生通常在寝室中关系紧张,然后通过换宿舍来逃避人际关系,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有个学生长的白白净净的,竟然有容貌焦虑,现在我知道了,他需要这个症状来安慰自己,如果要不是我长得不好看,我也会受人欢迎的。
这类人只看自己的缺点,极其厌恶自己,天哪,多不容易啊。一个人只有悦纳自我,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
2、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人际关系,如果这个宇宙中没有他人只有自己,那么一切烦恼也都将消失。个人内部烦恼根本不存在。任何烦恼中都会有他人的因素。
感悟:经营好关系不是为了别人而是让自己更幸福。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人际关系好的人,身体比较健康,幸福指数高,更容易过上幸福快乐的人生;人际关系不好的人,身体也不太好,幸福指数低,人生比较辛苦。
一切都指向合作,亲子关系好了,亲子之间就比较容易合作而不是竞争和权力的争夺。夫妻关系也是,关系好了,合作自然发生,关系不好,就会陷入权力的争夺,好的关系一定是平等的、双赢的。师生关系也是,平等的关系才能建立连接,更好的合作。
3、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说的更确切一些,就是一种主观臆想。我们无法改变客观事实,但可以任意改变主观解释。并且,我们都活在主观世界中。自卑感是关于自我价值判断的词语。价值问题最终也可以追溯到人际关系上。
感悟:我们对一件事情先有了主观臆想,然后才产生相应的情绪和反应。同一件事情每个人的解释都不同,洞察自己对事件的解释,反思还有没有其他解释。如果换一种解释我的情绪和反应有什么变化。
4、自卑感和自卑情结
阿德 勒承认自卑感人人都有。自卑感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人是作为一种无力的存在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且,人希望摆脱这种无力状态,继而就有了普遍欲求,阿德勒称其为“追求优越性”。对于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
无论是追求优越性还是自卑感,都不是病态,而是一种能够促进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只要处理得当,自卑感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
自卑情结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具体就像因为我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或者我长的不漂亮所以结不了婚。外部因果律:将原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事情解释成似乎有重大因果关系一样。这种情况不是无法成功而是不想成功。
反思:自卑感我肯定有,我有没有自卑情结呢?如果有,又如何打破自卑情结呢?
5、优越情结:
表现的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譬如:权势声张,通过把“我”和权势相结合,似乎显得“我”很优秀。这也就是虚假优越感。借助权势的力量来抬高自己的人终究是活在他人的价值观和人生之中。
阿德勒指出: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还有一种自夸的复杂案例,夸耀不幸,这种人其实是想要借助不幸来显示自己特别,他们想要用不幸这一点来压住别人,以自己的不幸为武器来支配别人。只要把自己的不幸当作保持特别的武器来用,那人就会永远需要不幸。
感悟:优越情结的人身边也有很多,把自己和权势结合显得自己特别,把自己与财富结合显得自己特别,把自己和不幸结合显得自己特别,哎!名缰、利锁、权牢、情关,这些东西都是让人无法真正自由的外在之物。优越情结源自自卑,我现在还无法做到完全不靠外物来弥补自己的自信不足,真正自信的人估计很朴素,听说乔布斯每年都是一件灰色T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