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与优秀的差距有多远
虽然我不是完美主义者,但是我去年选修理想课堂小语研课学得很艰辛很、疲惫,两次没有及格,打卡没有跟上脚步,对暑假研读也没深入水底,所以疲于听课,应付作业,最后成绩是良好,好像没有得理想课堂语文教学的到要领。尤其是没有获得部编版语文教学的真谛,稀里糊涂的,为写作业而进行教学设计,我内心不甘。
本学期为了打通小学语文部编教材内容的壁垒,为了更好地吃透教材的编排理念提高文本解读能力和驾驭课堂能力,取得真经我再次选修小语研课。
开学后,我每天忙得一塌糊涂,在学校杂事太多,好像自己都没有时间静下心来研读教材,研读新课标要求。作为留级生,我一方面渴望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能力与一方面有一些懈怠造成矛盾。尤其是在认真读书和阅读打卡方面这段时间我是忽视的,总觉得自己是有一定基础,通过一遍的,有点吃老本。尤其是上次2月28号开学第一次课后李亚敏老师布置的作业是文本解读,而不是一堂完整的教案,我感觉心里压力小很多,没有急于动笔。
直到上周末我才动笔写,我以为3月5号半天就能完成,可是控制不住想看《人世间》大结局和感动中国颁奖人物,到晚上才开始动笔写了两千来字,周日上午又继续绞尽脑汁地解读,因为听从老师的要求不差任何资料,我就凭借自己粗浅的理解天马行空地进行批注。
到一点多,老公焦急等待下我才跟他一起回老家看看两个妈,还在弟弟大棚干了一会活,回到家天已经黑了。由于中午没有睡觉,我坐在电脑前昏昏欲睡,大脑根本不清醒,根本没法认真修改,到十一点,才写了5600多字,我就耐不住性子提交了。后来很后悔,如果大脑清醒的话我是完全可以继续批注写到6000字的。我很清楚,自己远远没有达到百分之百的努力。
今天聆听第二次授课,开课前老师分享了成绩,作业得100分的学员特别多,而我板上钉钉95。我为自己没有尽力感到懊悔,仔细聆听亚敏分享了董倩老师,陈娥老师和区小娥老师,卫梅老师的文本解读作业,自己心服口服,才知道,什么是高手。
这些有些的教师真的是有一颗匠心,能够高屋建瓴,调动自己方方面面的视角全方法解读文本,真正做到“读进去”,“跳出来”。我感到自己思维还是很受限制的,没有搜集资料,也没有用上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去分享船长12岁的儿子的心理特点,我没有认真钻研心里健康教育?这里有很大的空白,更没有像陈娥老师那样一句一句详实批注,思路清晰,见解深刻。
而组长屈小娥老师更是厉害对作者列夫·托尔斯泰以及写作背景俄国当时的社会现状分析的淋漓尽致,解读相当深刻,这是我没有意料到的。这不仅是功力的不足,更是思想意识上的差距,感觉自己95分虽然与100分天花板相差不悬殊,但是这5分好像包括很丰富的东西,需要我带着文本细读的“四心”谦卑心,好奇心、同理心和匠人心迎头赶上,今天我要记录自己此时此刻的内心感受,激励我明天要好好听回放,认真梳理自己的教材解读,理解教材解读的要领和步骤,一步一步接近文本解读的奥妙。
五分与优秀有多远,隔山隔海,我一定要努力去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