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高度关注如何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作为家庭教育关键环节的家长一环够不够强。
家长的格局决定孩子的未来,可如何提升家长的格局又不是一时三刻的事。每一个家长都是从第一次开始的,成为家长的那一刻,家长与孩子是一样的,对未来的一切都是现学现用的。
要想在家长这个身份上做的够好够强,就要不停地学习,以小学生的心态终身学习,陪孩子一起成长
今天继续分享《家庭教育口传书》——一本我被序言吸引的书。
粗心的玛丽
玛丽是一个特别漂亮的小姑娘,却有一个非常难听的外号——粗心的玛丽。因为她经常把东西到处乱放,还总是丢三落四。这让玛丽的妈妈非常头疼,不得不每次都帮玛丽收拾。
妈妈常常提醒玛丽:“你这么粗心,迟早会造成不好的后果的。” 但是玛丽总是把妈妈的话当成耳旁风。
一天,当玛丽正在花园浇花时,她的好朋友劳拉来找她,“玛丽,你能把画册还给我吗?”
“对不起,亲爱的。给我点儿时间让我找找吧,我忘记把它放在哪里了。妈妈,知道我上次拿回来的画册在哪里吗?”玛丽焦急地问正在看书的妈妈。
“它不是一直在你的房间里吗?难道你忘记了?”妈妈说道。 “哦,我想起来了,劳拉你等一下,我马上拿给你!”玛丽有放心地说。假如真的弄丢了,劳拉一定会非常生气的。
但是,当玛丽和劳拉来到她的房间时,却看到她的宠物狗正在撕咬画册…… “我的天啊,玛丽,你看看你都做了些什么?”劳拉十分生气地喊道,“那可是姨妈送给我的生日礼物。” “对不起,我真的不是故意的。”玛丽愧疚地说。 但是劳拉没有再说话,哭着跑开了。伤心的玛丽也禁不住流下了眼泪。
这时,妈妈走过来问:“玛丽,你是不是把画册放在了宠物狗容易够到的走廊里了?” 玛丽回答道:“我不记得了,妈妈!”
“孩子,我希望从今之后,你能吸取这个教训,把你的东西都放在合适的地方。”妈妈温柔地对玛丽说道。
“我会努力的。”玛丽说。 此后,玛丽再也不粗心了,朋友们也不再叫她“粗心的玛丽”了,好朋友劳拉也原谅了她。
许多父母特别是母亲对孩子粗心的习惯心急不已,却一直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其实,在细微处要教育孩子。用心,父母就会在日常的生活中找出教育孩子改变坏习惯的机会。这需要父母随时注意,并有所准备。
道理要讲清楚,但也要注重方式方法。事中说理远胜于整天喋喋不休的唠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