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本书的自序,引言以及第一章的前两节后,我一直在思考到底什么是专家思维?作为一个高中语文老师,高中语文学科能够教给学生的专家思维是什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应该问问自己有没有挖掘文本中的专家思维,同时具备专家思维,如果自己都没有专家意识,怎么教给学生?新课标新课程又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机遇呢?
一、语文学科的专家结论与专家思维
原文1:专家思维内部的两个要素是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批判性思维的基础上才能发展出创新能力,因为一个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的人是不可能有创新能力的。
原文2:“教教材”是指只教书上的专家结论,而“用教材教”指的是通过专家结论来建立学生的专家思维,就是我们俗称的“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文学家一样思考”。专家思维更具生活价值,而没有专家思维支撑的专家结论,其生活价值微乎其微。
以语文学科为例,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比很高,以阅读小说文本为例,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人称的表达效果和作用,这也是高考小说知识点复习的重点,例如:
第一人称
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可信之感,使人身临其境,增强作品的现场感和真实性。
第二人称
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增强了文章语言的抒情性,便于作者更好地抒发、表达、交流自己的情感,使人物心理刻画更为细腻,给人以亲切感。
第三人称
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全面细致的描绘人物形象,便于揭示人物的内心,展开故事情节。
三种人称的作用是固定的,教师在出示这些结论性的知识点之后,学生直接从以上几个方面来回答就行,这个应该就是专家结论。
但我们并没有去教学生如何像专家一样在大量具体的文本中去提炼去总结第一人称的表达效果,也就是说,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当通过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做任务的过程中去发现第一人称的表达效果,还原知识产生的过程。新形势下,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改变教学方式,用自己的智慧去传授专家思维,与学生共成长。
二、学校中的惰性知识也能盘活
孩子是否真的理解所学知识?为什么到一个需要使用所学知识的真实情境中,他们就不用了呢?
学生似乎只在某个学科和单元内才显示出学会了这些知识,一旦离开了这些学科和单元,这些知识似乎就很难被激活,怀特海(2016)称这样的知识为“惰性知识”(inert knowledge)。这些惰性知识总的特点就是“足不出户”。学生在考完试后,会主动忘却知识,因为他们意识到这些知识可能未来就没用了。
这些知识,如果不能学而用之于生活,就不能做到“温故而知新”,所谓“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实际上就是指“温习旧的知识,并且在真实的情境中去运用,从而获得新知,就可以当老师了。”因为温习旧的知识,惰性知识,并不能获得新的知识。惰性知识正是如此,很难在单元之间迁移,很难在学科之间迁移,很难在学校教育和现实世界之间迁移。
而应试教育下,一线教师能做的就是教考衔接,在同类的试题情境中去刻意训练,让学生掌握专家结论,实现知识在低端的迁移,从而让学生的考试成绩稳步提升。每年高考结束后,各地得高分学生和他的老师都会倍受追捧,这是事实,也是当下教育环境下,多数高中教师正在做的,也不得不做的。
三、为未来而学,为未来而教
想要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为未来而学,为未来而教,就必须凸现出真实情境任务创设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双新背景下,各学科都在追求情境教学的真实性,逐渐开始打破单元限制,学科限制,注重专家结论的应用迁移,以统编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单元学习任务”为例:
本单元的文章,都有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特点,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赤壁赋》,分析文中的景与情是怎样完美融合在一起的。如有兴趣,可以选取文中的一个片段,拟写视频拍摄脚本,挑选合适的音乐和场景,制作一个小视频。
我认为,在唯分数论的教育环境下,专家结论和专家思维两者必不可少,我们认为两者都需要学习。首当其冲者当然是授课教师,教师要有良好的学习力和研究力,应当充分备好课,否则如果连专家知识都不能理解透彻,不能给学生讲明白,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何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和迁移能力?
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种核心素养都是语文学习的关键能力,需要学生具备专家结论,更要具备专家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