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一周了,周一周三周五都有饭局,大概都是别人提出,自己同意的那种。明明自己也同意了,可是却像社交一样,主动意志不高。周六一如往常约了球搭子打球,这个是自己主动的。突发奇想,周日给自己安排了北京一日游,去把大学第一次去北京时,没逛完的颐和园逛完,以及当时很想去的地坛公园也圆上梦。
颐和园这次是北门进去的,跟大学时候第一次来时的记忆不一样,可能进去的门不一样吧。蹭了一会导游,人家要收费时就自己溜达了。重游了好友上次特别震撼的画廊,壁画故事有新有旧,大多是自然花鸟山水,还有古代出名的故事。历史故事还是很有必要看的,自己这方面的常识一无所知。中国的哲学就是来自自然吧!但去十七孔桥寻找祈福的地方没找到,大概疫情以来就没开门吧!上次没走的后半截路西堤一下子让人想到了西湖!最后还意外收获一些耕织图以及水操学堂的知识,古代是很重视农业的,当代需要重视科技。水操学堂看了展厅,才知道院子门口放置的露尘台都有那么多种类,平时都没关注到。
逛完颐和园时间还挺多,还比计划中多逛了五道营胡同,北京的风太大了,给自己买了一顶毛线帽子。然后才去地坛,地坛公园俨然已经成为市民运动场所,不过公园就该是这个样子。比较有趣的就是养生地图,用人的身体部位来表示不同的地方。刚走进去,就觉得隔绝了城市的喧嚣,但是孩子们甚至大爷大妈们活动的声音还是挺热闹的。还有很多人在拍远看像海一样的颓墙。史铁生先生的句子写得太好了!阳光照射下来,坎坷的路上全是灿烂。还看到了北京大爷大妈和天津大爷大妈们一样有活力,这边的文化像江浙沪那边一样,好像属于同一的圈内。除了踢毽子,双人舞,玩运动器械外,比较新颖的一个活动是打门球,本来以为他们在打高尔夫呢!第一反应感觉有点像台球。突然间觉得好多运动都有异曲同工之处!世界上的创新就是如此吧!
今天真走累了。这种情况下,我做的计划居然超额完成了!能感觉出我喜欢运动,甚至擅长走路,走了整整一天才累。不得不让人思考每天执行科研计划时,却总是完不成!都对自己失望了呢,没想到原来自己可以超额完成任务,只是事情的差异而已。不过,生活是流动的,规划是用来打破的。而且,挑战和创造本来就是痛苦的,但是很充实!
这个学期来,自己思想上的一个很大转变是发现是自己需要学习,应该增加主动性。一切的一切,都以提升自身各方面能力为目标。都要死去的,趁现在还活着,就应该多去吃些好吃的,看些美丽的风景,开阔眼界,去体验各种运动和生活。可这所有的一切前提是,自己需要有经济基础,而且作为当代人,我们是有社会规则需要遵守的,我们还想有价值,就需要去适应社会规则。都说时世造英雄,不过是双向奔赴罢了!是英雄先选择了顺应时代潮流。
加油吧!拼尽全力的人就值得尊敬。虽然知道自己不是个自律的人,但早睡早起对自己有太多益处了,需要去培养这个好习惯,这是为了自身发展好!一个台阶一个台阶,脚踏实地,专注于当下,循序渐进,会到达终点的。抬起头看时,你已经站的很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