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
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修订原则是什么?
1.坚持目标导向;2.坚持问题导向;3.坚持创新导向。
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课程方案的主要变化有哪些?
1.完善了培养目标;2.优化了课程设置;3.细化了实施要求。
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有哪些?
1.完善了培养目标;2.优化了课程设置;3.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4.增强了指导性;5.加强了学段衔接。
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什么?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六、《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课程理念是什么?
1.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
2.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
3.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加强课程内容整合;
4.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5.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
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语文课程目标如何确立?语文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
八、核心素养的内涵是什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语文课程培养的四大核心素养是什么?它们之间关系如何?
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四大核心素养是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这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
九、《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是什么?
1.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
3.发展交流、合作、探究等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感受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精华。
4.认识和书写常用汉字,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
5.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有独立阅读能力。
6.培养语言直觉,提高语言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
7.初步掌握比较、分析、概括、推理等思维方法,辩证地思考问题,有理有据、负责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态度。
8.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能结合自己的经验,理解、欣赏和初步评价语言文字作品,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
9.能借助不同媒介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学习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语文课程在每一学段要求中都包括哪四个方面?
1.识字与写字;2.阅读与鉴赏;3.表达与交流;4.梳理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