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极情绪感染模型构建(一)
首先,为构建适用于课堂场景的情绪感染模型,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向学生调研有关消极情绪对自身影响的强度,来确定消极情绪感染发生的范围;其次,干预消极情绪感染的关键是找到消极情绪感染源,从源头抑制消极情绪的产生,从而干预消极情绪感染的发生。详细研究过程如下。
1、课堂消极情绪感染范围确定
动态场景中的个体能够自由、随机地移动并相互交互,而静态场景中学生只能固定在自己的座位上并仅能与周围学生产生一定的交互行为,因此课堂场景中消极情绪感染也仅能发生于周围同学之间。心理学研究表明,消极情绪能够通过个体之间的面部表情、行为动作和面对面交流等活动在不同个体之间相互传染。
我们发现,课堂中学生面对面交流行为较少发生,消极情绪感染仅能通过非语言交流等方式进行传染,如表情、动作等。这些感染方式将限制消极情绪感染的范围,并仅能发生于周围同学之间。
为确定课堂中消极情绪感染范围,我们采用李克特量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来确定不同座位上的同学对自身情绪影响的强度,进而确定消极感染范围。其中,李克特量表是常用的评分加总式的量表,由美国学家李克特发明。该量表由一系列陈述性句子组成,每一个句子都有五种回答,分别为:“非常同意”、“同意”、“不一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这五种回答背后对应了 5、4、3、2、1的数值,每个被试的态度总分就是其对各道题的回答所得分数的加总,这一总分可说明被试的态度强弱或在一量表上的不同状态。
本文共邀请 53 名来自四个系部的学生参与问卷调查,其中25名男同学,28名女同学,平均年龄分别为18.8(方差0.89)和 18.35(方差 1.71)。问卷调查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调研学生是否认为在课堂中自己的学业情绪受周围同学影响。第二部分利用李克特量表调研学生受到周围学生情绪影响的强度。
第一部分调研结果中,超过一半(73.34%)的学生选择“课堂中,我经常受到周围学生情绪的影响”选项;少部分(12.07%)的学生选择“课堂中,我很少受到周围学生情绪的影响”选项;其余学生选择“课堂中,我我经常受到其他学生情绪的影响”选项。从调研结果,我们可以得出课堂中,学生容易受到周围学生情绪的影响。进而验证了我们对课堂中消极情绪感染仅发生于周围学生之间,而非所有学生之间。
第二部分调研中,被试者用中心座位 S0 表示,S1-34 表示被试者的周围学生。问卷中询问学生针对周围学生情绪其影响程度。如“你经常受S9 同学情绪的影响”,如果学生选择“1”表示他/她强烈不同意该观点,选择“3”表示处于中立态度,选择“5”表示强烈同意该观点。我们针对每个被试者的选择结果,对S1-34 位置分别计算平均得分,并将得分绘制于图5. 1中。李克特量表中“3”分以上代表同意陈述的观点,本问卷中“3”分以上表示同意该位置学生的情绪已经影响自己。因此,针对 S1-34 位置的得分超过“3”的视为经常影响S0。根据最终的得分,我们确定了S10, S11, S12,S16,
S17, S18, S19, S23, S25 共九个位置,该位置上的学生情绪容易影响 S0 的情绪,即在该范围内容易发生消极情绪感染。
至此,我们确定了消极情绪感染范围,即“九人有效感染距离”(D),其中 P0 表示中心学生,P1-9 表示其周围学生,根据各位置得分,为 P1-9 设置相应的影响因子H,来描述各位置对P0 消极情绪的感染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