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 坚持分享1537天 2022-10-01
第一单元 人格障碍
一、人格障碍的特征
1.早年开始,特征持续,可以追溯到童年或青少年;
2.人格的一些方面过于突出或显著增强,导致牢固或持久的适应不良;
3.对病人带来痛苦或贻害周围;前三个是人格障碍的核心三要素。
4.自己认识不到这一缺陷;
5.这些特征不是由其他疾病引起;
6.多指成年;
7.心理咨询作用有限。人格障碍的来访者做咨询效果不会太好。
二、人格障碍的病因
1.生物遗传因素:根据对人格障碍者的家谱调查、双生子调查以及染色体调查认为遗传与人格障碍有关。人格障碍患者亲属中人格障碍的发生率与血缘关系的远近成正比。即使被收养人很早与亲生父母分开,亲生父母有人格障碍的,被收养子女有病态人格的比率也较高。
2.病理生理因素:人格障碍者可能大脑边缘系统发育不健全,使其情绪发育不健全。人格障碍患者皮肤电反应活动程度比非人格障碍者低,对静态和紧张刺激的自主反应程度也比正常人低。人格障碍者缺乏预期的焦虑,因此不容易从经验中吸取教训。
3.童年期精神创伤、父母关系不和及不良行为、不合理教养等:婴幼儿时期母爱的剥夺、父母离婚常是人格障碍形成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家庭感情破裂、家长酗酒、违法乱纪、道德败坏,常给幼小心灵以严重的影响,对孩子的个性发展带来巨大危害。儿童时期的不合理教养也可导致人格的病态发展。
4.社会因素:人格障碍在家庭结构不稳定,离婚率高,弃婴私生子多,犯罪案件多的社会环境中出现更多。总之,人格障碍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它们可能综合地起着作用。做父母的先要做好自己。
三、临床常见的人格障碍
1.偏执性人格障碍
多疑:不信任别人、易生妒忌、难与人相处;
敏感:易害羞、易生牵连观念、自尊心很强、要求别人都重视、尊重自己;
固执:好争辩,自作主张;
情感冷淡:缺乏同情心、兴趣少,从不与人开玩笑。
男性多见
与偏执性人格障碍者生活在一起是很痛苦的,因为这些人会扑风捉影,有关系妄想。
2.分裂样人格障碍
分裂样人格障碍比分裂型人格障碍稍轻一些,分裂型人格障碍除了分裂样人格障碍的特点外,还有精神病性的特征。
3.分裂型人格障碍引临床特征
特征:
社会隔绝、情感疏远、古怪行为、多疑
表现为认识或感知方面的歪曲以及古怪的行为
与分裂样人格障碍的异同:
相同:回避社交,离群独处,情感淡漠
区别:在思维、知觉等方面有古怪表现,类似精神分裂症,但是又没有达到精分的诊断。
人格障碍者很难理解他人
4.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自幼品行不良、旷课旷工、反复违规;
反复说谎、偷窃,吸烟嗜酒;
违法乱纪、恶习难改;
冷酷无情、行为冲动;
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具有经常违法乱纪,对人为特点。
三、临床常见的人格障碍
5.冲动性人格障碍:以阵发性情感爆发,伴明显冲动性行为特征,又称攻击性人格障碍。这类人像一个定时炸弹,随时会爆发,给周围人带来很多痛苦。
6.癔症性(表演性)人格障碍像演戏一样,标新立异情绪外漏、喜形于色、娇柔做作、喜欢表扬;自我中心、爱交际表现、依赖性强;易受暗示、思维浮浅、凭猜测判断,言语内容不完全可靠;卖弄风情、喜挑逗(异性)。人来疯(容易导致神经症)
7.强迫性人格障碍:以过分要求严格与完美无缺为特征。
思虑太多、犹豫不决,做事爱拖;蛋挑骨头、一丝不苟、严肃过头;墨守成规、刻板固执、缺乏创新;好胜心强、坚持己见、斤斤计较;
如果他不这样做也可以,就是一种蜕变。
8.焦虑性(回避型)人格障碍:过分紧张、没有安全感为特征。
提心吊胆、无安全感;
要人喜欢、过分敏感;
夸大危险、活动减免。
因为感觉不安全,所以会回避一些活动。
9.依赖性人格障碍
太依赖,不独立;
怕抛弃,无精力;
女居多,无自我。
10.边缘性人格障碍
DSM-ⅠV以(人际、自我意象、情感、显著的冲动)四个方面的不稳定为特征
①紊乱自我身份认同。(自我意象)
②不稳定的、快速变化的心境。
③显著的分离焦虑。
④冲突的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很不好)
⑤冲动控制障碍,容易自伤自杀。
⑥应激性的精神病性症状。
第二单元 应激相关障碍
1.急性应激障碍 受到了刺激症状标准:以异乎寻常的和严重的精神刺激为原因,并至少有下列1项:
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定盲目性;
有情感迟钝的精神运动性抑制(如反应性木僵),可有意识障碍、定向障碍。意识障碍指头脑不清,说话不着边。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好像没魂了)病程标准:在受刺激后若干分钟至若干小时发病,病程短暂,一般持续数小时至1周,通常在1个月内缓解。
2.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也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
指由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
其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第一、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闪回;第二、警觉性增高;第三、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第四、麻木、情绪迟钝、情感缺失、回避联想创伤情境;第五、常有植物神经过度兴奋;第六、伴焦虑、抑郁、自杀观念。精神障碍延迟发生,在遭受创伤后数日甚至数月后才出现。病程可长达数年。
3.适应障碍因较长时间存在应激源或困难处境,加上病人有一定的人格缺陷,产生以烦恼、抑郁等情感障碍为主,同时有适应不良的行为障碍或生理功能障碍,并使社会功能受损。病程往往较长,但一般不超过6个月。通常在应激性事件或生活改变发生后1个月内起病。随着事过境迁,刺激的消除或者经过调整形成了新的适应,精神障碍随之缓解。这些人需要别人的支持和理解症状标准:有明显的生活事件为诱因,尤其是生活环境或社会地位的改变(如移民、出国、入伍、退休等);有理由推断生活事件和人格基础对导致精神障碍均起着重要的作用;以抑郁、焦虑、害怕等情感症状为主,并至少有适应不良的行为障碍或生理功能障碍任何1项。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病程标准:精神障碍开始于心理社会刺激(但不是灾难性刺激)发生后1个月内,符合症状标准至少1个月。应激因素消除后,症状持续一般不超过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