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每年都有寒暑假,寒暑假应该怎么过?以前我从来没有计划过,今天看了罗树庚老师的《休整,等等落在后面的灵魂》,我才明白,寒暑假,应该有计划的过。罗老师的许多做法,我以为可以直接学习照搬。
对于老师来说,寒暑假不就是一种休整吗?欠下的觉,好好补一补,睡它个自然醒。平时孝敬父母、照顾家庭、关爱孩子不够,趁着寒暑假,好好表现表现,尽尽孝心,显显贤惠,补补对孩子欠缺的陪伴。和家人、好朋友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除此之外,我们还得对过去一个学期的工作盘点盘点。
每次到了寒暑假,我都会一边休息,一边反思梳理前面一个学期的工作。把自己平时写的日记翻出来浏览一遍,把那些平时积攒的‘零星思想火花’审视一遍,看看哪些适合写写论文,哪些适合写写案例。每年寒暑假,是我论文、案例的高产时期,近十几年以来,我每年都会有十篇以上的文章在各级各类报刊发表。这些文章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寒暑假休整时期。我还会翻一翻过去一个学期的教案、课后反思、课件等,把这些最原始的资料进行一番整理归档。这样,等到我第二轮教到它们的时候,我备起课来就更加得心应手了。
寒暑假休整期间,给自己‘充充电’也是我的必修项目 我会利田净会难得的休整时间 集中还会翻一翻过去一个学期的教案、课后反思、课件等,把这些最原始的资料进行一番整理归档。这样,等到我第二轮教到它们的时候,我备起课来就更加得心应手了。
寒暑假休整期间,给自己‘充充电’也是我的必修项目。我会利用这个难得的休整时间,集中浏览各种教育类期刊、报纸。每次集中浏览《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学刊》等报刊,都会给我许多灵感与启发。我时常在广泛的浏览中产生顿悟。好多原先困顿的问题,有时在这种浏览过程中,会突然被‘打通’。那种美妙的感觉,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能知道。我会利用这个难得的休整时间,啃一两部艰涩的教学论著。平时,忙于教学、备课、批改,等到空下来的时候,常常已经夜里十点、十一点了,由于身体疲乏,想看书,眼皮早已直打架了。别说是艰涩的论著,就是教学类期刊,也没有翻看的动力。寒暑假休整时间,因为有整块整块的时间,啃一两部看起来不太好懂的教学论著,对自己是大有裨益的。这种边充电边休整的寒暑假生活,会让自己充满激情,充满力量去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寒暑假休整期间,我还会做的一件常规工作是——备好一两个单元的新课。我发现这件事会给我赢得一个学期的从容与淡定。因为提前备好一两单元的新课,有一定的提前量,在新学期里,我就不会每天焦虑第二天的教案问题。寒暑假里辛苦一个星期,会让自己摆脱‘被催促’‘拼命追赶’的焦躁。这种辛苦一个星期,换来一个学期良好心境的买卖是相当划算的。
寒暑假的休整,让忙于赶路的我们,有了抬头看路的时间。我们每个人除了忙碌的躯体之外,还有一个高尚的灵魂。平常跌跌撞撞,只顾着埋头赶路,我们的身体走得太快,以至于把灵魂落在了后面。寒暑假的休整,让我们有机会停下脚步,等等落下的灵魂!寒暑假的休整,是极好的宁静内心的一种行为、修炼。平常日子里,‘忙、盲、茫’几乎是我们的共同生命状态。每天忙忙碌碌,时间被杂事消磨得成为碎片。每天,我们只顾埋头走路,无暇停下来‘仰望星空’。而休整,可以让我们放下繁杂,静能生慧,慧能生智。多年的实践体会,我真切感受到闲暇生智慧,闲暇出思想。”
综上所述,寒暑假,首先,我需要多陪伴家人,以前可能是无意识去做,现在我需要提前做好规划,如何陪伴家人;其次,我需要整理、汇总,静下心来,写写论文,将自己的教育教学资料等整理归档,以备再用;第三 ,给自己充电,参加假期培训,读读教育类报刊杂志,了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充实自己;第四,备课。利用假期备好下学期两个单元或半个学期的新课,这样新学期开学后,不至于手忙脚乱。此后,我的寒暑假,将忙而不乱,充实而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