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计划:九月先秦史。在9月28天的学习中,首先捋清历史发展脉搏,弄清朝代更迭过程;其次,重温重大历史事件、探寻历史故事。
———————————————————
周公旦
先秦史上西周东迁,形成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对中国历史影响最大,也最为深远的一个人物,就是周公旦。
周公旦,姓姬,名旦,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弟弟,亦称叔旦。因其册封领地在周,又称周公。读过《周公解梦》吗?这个周公就是他。
西周早期,周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尚小,周公旦奉命治理国家。在他摄政期间,平定“三监叛乱”,使周能以继续前行。
“三监”指当时的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各分管一项国事。这三人不满周公摄政,伙同一些人勾结商纣子武庚和徐、奄等东方夷族发动叛乱。
公旦奉命出师,亲率大军讨伐,三年后平定叛乱,并将国家势力扩大至东海。
之后在国家大行封建等级制,营建东都,制礼作乐,社会稳定后还政于成王,在巩固和发展周王朝的统治上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周公在当时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还是个多才多艺的诗人、学者,他最大的贡献是编著了《周礼》一书。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开山之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孔子看后对其赞叹有加,视周公为自己的偶像。三国时期,目中无人的曹操也对周公佩服的五体投地,曾在自己的诗句《短歌行》中立志像周公那样“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去广征人才,实现自己的梦想。
《周礼》
我们所说《周礼》一书,它不是实录某朝某代的典制,而是一部为千秋万世立法则、定规矩,以期社会稳定发展的宝典。
作者希望通过此书表达自己对社会、对天人关系的哲学思考。全书的谋篇布局,充满了辩证思维。
《周礼》以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篇为架构,天、地、春、夏、秋、冬,即天地四方六合,论述古人所说的宇宙。其中六官即六卿,根据作者的安排,每卿统领六十官职,所以,六卿的职官总数为三百六十,三百六十正是周天的度数。
在儒家的传统理念中,阴、阳是最基本的一对哲学范畴,天下万物,非阴即阳,《周礼》将这一思想领域的概念,充分运用到了政治机制的层面。
《周礼》中的阴阳,几乎无处不在。政令有阳令、阴令;礼仪有阳礼、阴礼;祭祀有阳祀、阴祀等等,王城中“面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布局,也是阴阳思想的体现。
《周礼》中王城的选址也是在阴阳之中,南为阳,故天子南面听朝;北为阴,故王后北面治市;左为阳,是人道之所向,故祖庙在左;右为阴,是地道之所尊,故社稷在右。这些理念至今仍左右着人们的思维。
战国时期,大兴阴阳五行思想,学术界盛行“以人法天”之风,讲求人与自然的联系,主张社会组织仿效自然法则,继而产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说,《周礼》作者正是“以人法天”思想的积极倡导者。
战国时期把五行思想推向了盛行的极致。阴、阳二气相互摩荡,产生金、木、水、火、土五行。世间万事万物,都得纳入以五行作为间架的体系。如:东南西北中五方;宫商角徵羽五声;青赤白黑黄五色;酸苦辛咸甘五味等等,五行思想在《周礼》中得到了重要体现,对后世产生全方位的影响。
政治制度
《周礼》一书含有丰富的治国思想,《天官》概括为六典、八法、八则、八柄、八统、九职、九赋、九式、九贡、九两等十大法则,并在地官、春官、夏官、秋官的叙官中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在此不逐一细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研读《周礼》。
文化思想
从后世影响上来看,西周以宗法等级制度为核心的礼的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核心。
只是在其后的年代,礼的适用范围和功能发生了移转,从西周之时主要作为政治权力分配功能的原则,到汉代以后转变为社会生活层面秩序塑造和维持的机制。但礼的基本原则:亲亲、尊尊、长长和男女有别,并未发生改变,反而得到巩固和强化,同时,西周意识形态奠定了中国古代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格局。
城市建设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都城在城市布局上都体现了《周礼》的礼制思想。“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都城格局,成为历代帝王建都的模板。
例如,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代表隋唐长安城,整个城市的布局严整、统一,充分体现出周代王城的布局特点。
还有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在格局上恢复了传统的宗法礼制思想,使皇城在都城的中心,并仿照《周礼》,建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等,形成今日的布局。
(详见旧作京城古迹)
甚至南朝鲜的汉城,同样有面朝后市、左祖右社的格局,是海外依仿《周礼》建都的典型案例。
可见《周礼》对后世的影响及其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