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左丘明的《春秋左传》有这么一则故事。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⑾: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
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注释】
乡校:由地方开办的议会交谈的场所,是专供底层社会那些有识之名流包括士学农工商对执政者的评判与鞭策,再有政府的专职人员将他们的言论形成文字或文章送达最高层进行自我审查与更新来年的政策,也就是说说国家的政策是根据民意来制定的。在先秦社会是有言论自由的,完全可以抨击政府的不当行为,而且还能提出良好的建议。
【译文】
郑国的乡校出现了不堪局面,妄议时政,对朝廷出言不逊且谩骂无礼。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应该把乡校废除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让贤达们闲时无事到乡校聊聊天畅所欲言评判一下施政的好坏有何不可?他们褒扬我们也好,批评我们也好。其实乡校的贤达们都是我们的老师,我为何要毁掉它?我只听说尽善敬职可以消除怨愤,而没听说依靠暴力来平怨愤的。倘若用暴力来平怨岂不容易?但是这如同防洪排涝一样:如开大的缺口洪水泛滥就会伤人很多,这样是无法挽救的;不如提前开个小口疏通河道,就好比开通言论自由使矛盾提前解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听取他们的非议就当着治病的良药岂不更好?”然明说:“我从现在起才知道您确实是个能成大事的能臣,小人确实与您相差甚远。如果真的这般那郑国真的有希望了,那里还用得着我们这些无能之辈操闲心呢?“
孔子听到了这番话后说:“照这样看来,人们再说子产不行仁政,我是不相信了。”
【乱弹】
子产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人物,他作为郑国的宰相级人物,他广开言路并开设地方学堂聚集贤达评判时政,借以平息社会不公所带了的矛盾与怨愤。"防人与防川",不如广开言路,没想到古人居然做得到,而且孔老二也支持。咋这文明没有流传呢?
文 | 云间大彭
更多文章,欢迎点击关注“云间大彭”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