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里错过了一本书的学习,现在开始从头跟起。阅读“推荐序 ”部分( P1-6)(2024.2.2)
1.崔允漷教授从目标层面分别解析双基、三维、素养目标提出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双基目标与三维目标的优缺点是什么?
双基指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三维目标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核心素养目标是指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
双基目标为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提供了必要基础,但是光有知识,高分低能,有分无德,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三维目标符合时代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但在实际操作中,经常成了割裂的三条或三类目标,学生依然没有被发现、被表达出来。
2.从教的层面上,树人目标体系如何绘制?素养导向的目标一族如何理解?
以时代新人统领层级化的树人目标体系,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培养目标,建立从培养目标到课程标准再到教学标准的层级化的树人目标体系。素养导向的目标一族——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与学业质量标准,三位一体。
3.内容标准与学业质量的关系是什么?
内容标准指的是六要素: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
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
4.如何理解大单元的“大”?常用的组织者是什么?学习逻辑与学科逻辑的区别是什么?
常用的单元组织者有大观念,大问题和大任务。大观念比较匹配价值观,必备品格等,大问题对接关键能力价值观等,大任务更易达成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
学科逻辑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学习逻辑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育人为导向,依据大观念、大问题、大任务来组织来组织学生的学习单位。
5.如何让学习方式的变革实现育人呢?
在真实情景下,设置真实问题,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唐老师用课例给我们讲解了如何进行大单元设计,为我们写教学设计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