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的宽阔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梦澜第143期“阔”专题活动

完美如她,优秀成为了习惯,所有人都羡慕她,已经不是“别人家的孩子”可以形容的,她比“别人家的孩子”高不止一个纬度,她就是天之骄子。

她的父母举全身之力将她托举到云端,他们的距离原来越远,远到最后成了永殇。

《大雨如注》这个标题,有三层意思。

01.父母望子成龙的心

曾经在网上听过一个段子,说每一对父母都会经历这样一个阶段。

孩子刚出生时,父母觉得他能上清华北大。

孩子上小学了,父母觉得他至少能上985。

孩子上初中了,父母觉得,努努力考上高中,说不定还有机会上本科。

孩子上高中了,父母觉得,补补课上个本科也行。

我们从幼儿园上到大学毕业,二十年的学生生涯。

离退休只差十年,也就是快退休了,父母的期待还如头顶的云,挥之不去。

就如文中的姚子涵一样,打从懂事那天起,几乎没有浪费过一天的光阴。

父母倾注在她身上的心血,如大雨倾盆。

而她也争气,硬生生接下了这场大雨。

她小小年纪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而她的父母却如天空的积雨云,时刻准备给她“灌注”。

就因为在电视上看到一个英语竞赛的节目,她便打了米歇尔的主意。

父亲让米歇尔成了姚子涵的口语老师,而姚子涵的英语本来就非常不错了。

可父亲觉得,她的英语只落在“手上”,远远没有抵达“舌头”。

父母对她的要求就像打开的水龙头,一发不可收拾。

02.雨中奔跑的孩子

全文读完,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个在大雨中艰难求生的孩子。

他们淋着雨、咬着牙,如同提线木偶蹒跚在雨幕中。

他们脸上有着共同的表情,绝望、无奈。

就像文中的大雨,把所有颜色洗刷,露出原本的颜色。

不过,原本的颜色也已经失去光泽。

就如同教育,卷得孩子面目失真。

我们还在为自己的得意作品鼓掌,沾沾自喜。

姚子涵躲过了大雨,在大雨中获得荣耀,可是却没有躲过一场脑炎。

我们不能说,她的脑炎是用脑过度,却可以肯定,她的脑子比她自己清楚,它有多累。

米歇尔的出现,让她精神得到释放。

她们在雨中奔跑,借着大雨,她说了那句话,那句在以前看来与她公主气质云泥之别的话。

这场现实中的雨,终于让她有了片刻喘息。

悲哀的是,她只能在这样的大雨中才能获得真实的自己。

而那个在精神世界的大雨里的她,一直没有得到救赎。

我想这场现实中的雨也是在暗示,她已经习惯了。大雨已经将她泡发,她根本找不到自己本来的面目。

03.精神世界的雨

文中大雨最终还是下了。姚子涵淋雨后生病了,得了脑炎。

是不是因为那场雨我们不得而知,但是醒来的她,失去了部分语言功能。

她不会说汉语了,只会用英文交流。

那么完美的她,在大雨中渐渐迷失。

至此,她与父母彻底成为两个世界的人。

她的世界里雨一直下,父母的世界里,雨还不够。

父亲脱了外衣,准备给她输血。

直到现在,他还魔怔地认为给女儿输血就能拯救她。

结尾的反讽令人心酸,也将整个故事推向高潮。

一意孤行的父母没有反思,大雨中孤独忘我的孩子没有等来一句道歉。

突然想起来,樊登曾经说过的一句话:父母终其一生都在等一句“谢谢”,子女终其一生都在等一句“对不起”。

大雨淹没了姚子涵刚刚露头的爱情,淹没了她的童年,也淹没了她还未开始的人生。

写在最后

文中有几处我不太明白,大姚对姚子涵的培养不予余力,可为什么会选择米歇尔这样的人。

他们初次见面时,米歇尔在抽烟,他不怕带坏他的女儿么?

米歇尔在大雨中喊:“爱情来了”可以理解为姚子涵的懵懂爱恋么?就是那个被叫做“爱妃”的男孩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