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家人关系的密钥
提笔写今天的学习心得的时候,感觉我们的导师团队的导师们太了不起了,真正地将《奶蜜盐》家庭教育第一定律用到了极致,涵盖了不同场域、不同人际关系的协调和处理。今天方方导师的“家庭共读改变生活方式”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改变从可以改变的地方开始。一本色彩浪漫封面的“奶蜜盐”,成为了可以调和和改善夫妻关系的经典共读书目。从方方老师的娓娓道来之中,我们感受到了方方老师的优雅睿智,发现存在家庭矛盾的时候,不是常态化地以争吵模式进行沟通,而是从各自的原声家庭开始找寻矛盾的症结,从各自的原生家庭及两人各自个性特点,进行深入的关于环境、关于出生次序、及与之有亲密关系的身边人开始剖析,在不断地开放自己和丈夫的视角出发,对问题进行分析诊断,直至两人达成一致共识。因为有了亲密关系的一致共识,对后续孩子的教育问题,就很容易地成为正向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的高质量家庭教育的“盟友”,在与孩子相处的每一天都将“家庭幸福”落实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拥有充足的“奶”和丰裕的“蜜”。我很欣赏方方老师的做法,以致于她的分享瞬间让我家的幸福往事从脑海接连蹦出来,历历在目,原来“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确实不假。
远方有导师,心中有偶像,身边有师傅。这是文质老师的金句。今天我成为了方方老师的粉丝。因为我自己的原生家庭是典型的“严父慈母”的传统家庭,家境较好,童年很幸福,父母也是睦邻友好的好榜样,唯独就是爸爸对我弟弟要求特别严格,寄予厚望的那种。以致于弟弟直到现在在某些与爸爸意见相左的事情上,不敢大胆地和爸爸交流沟通,总是依赖我这个姐姐和爸爸去沟通。而今天方方老师的讲座让我找到了问题(有效改善父子关系)解决的突破口。
让“蜜”浸润我们的生活。《奶蜜盐》中说道“健康阳光的孩子,都是被“蜜”浸润过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把鼓励赞赏这些甜蜜的情感支持方式,变成家庭中最重要的互动方式。”我深以为然,家庭共读确实可以提升家庭生活品质,方方老师的讲座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同时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以“奶蜜盐”为媒,品美文,修炼并提升家庭及人生幸福指数。
与有教育主张的老师一起成长
如何有效高质量地推进班级共读?在听完方方老师的讲座之后,有了全面细致可实操的共读方案。从方方老师的讲述中,我被她的真诚打动,源于她对教育的热爱与执着,源于她对学生的喜欢和相信,源于她对家长的引领和帮助。在方方老师的教育视界里,如同一面旗帜,飘扬在孩子及家长的心里,是孩子全面成长的引路人,是家长专业成长的领航员。
务实求真的班级共读,不仅诠释了方方老师对教育的真诚热爱和深度理解,而且让家长因为共读感受到了阅读可以柔软人的内心世界而产生的化学反应。从职业的选择,到回归教育岗位,看得出来教育是老师的真爱。为了让自己对教育的爱发光发热,开启了她作为“新任”教师的自我成长。作为一名班主任,深知与孩子在一起相处,需要理清楚来自各个方面纷繁复杂的大小事务,为了实现班级的高效管理,方方老师积极凝聚家校共育合力---以班级共读的方式来增加班级向心力。无论是讲座中提到了存在家庭关系矛盾且在共读现场关于孩子养育产生焦虑情绪妈妈的自我开放,还是热爱读书的高知(研究生学历)家长,亦或是让家庭生活拥有满满仪式感的改变,都会因为《奶蜜盐》的共读,奇迹般地产生着化学效应,让原本看上去有点糟糕的境遇,因为共读而从“根子”上解决了这些难题,让人对《奶蜜盐》越来越着迷。
知行合一的班级共读体验与效能源自于方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方方老师是一个严谨而又有自己教育主张的成长型教师,在开展班级共读时采用四个步骤进行:精心设计共读仪式,赏心悦目;共读会上设置讨论分享环节,让思维发生碰撞,产生家校共育新观点,新视角,新理念;以文稿方式鼓励家长朋友用文字记录自己的学习感言,为自我成长代言,陪伴孩子共同成长;通过答疑解惑方式与文质老师“对话”,凝聚专家团队共识,更好地发挥家校共育功效。立足班级实情,开展符合学生身心特点,源于现实生活和职业体验的“家长讲坛”活动。从班级家委共读开始增强班级凝聚力,发挥班级家委会引领和孵化功效,落实到班级每位家长的全员参与,并以家长共读的方式,号召大家积极参与班级日常事务的管理,拉近学校与家庭,老师、学生与家长的距离,以实际行动构建家校共育成长共同体。这一共读方式产生的高效能,让我再次深层次地理解了我校G老师开展的“线上+线下”班级共读活动的重要性。而班级里H同学的母子关系跨越式改善,就是一个最有说服力的佐证。
十分感谢方方导师的分享,让我感受到了将经验提炼成成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真是愉悦的学习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