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开学初接刚接手一年级新生,事情比较多,做起来也杂乱无章,每天都是被事情推着走,没有好好想过什么事情要怎么做,什么时候去做。因此,班级建设也是匆匆填了个表就上交了。小组建设并没有落到实处。
现在已是开学第十一周,在课堂上我尽量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这时候,弊端就来了。我没有定4人小组,而是按组定了六个大组,每组六个人。每次课堂组织小组讨论的时候,学生要走动位置,这就导置个别学生在教室乱走,而不去讨论。其次,六个人的讨论,总有学生和我说太挤了,她挤不进去,显而易见,六个人的小组并不能好好地开展讨论。
四个人一个小组时,只要前面的两个学生回过身来就可以方便地进行讨论,如果六个人的小组,就需要有两个学生站在两侧,一是坐着的学生与站着的学生不方便“对话”,二是站着的学生心理上会感到不舒服。
一开始我误以为“合作”就是大家在一起讨论一下,就觉得为什么一定是四人小组,六个人也可以讨论,收发作业也更方便。其实,合作学习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简单。合作既需要技巧,也需要技能,所以小组需要“建设”,不是把几个人聚在一起就大功告成了。缺少凝聚力的小组将是“一盘散沙”,没有沟通能力的成员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这样的“合作”不是真正意义的合作,当然也不可能是有效的合作。
下周的首要工作就是调整座位,真正地成立学习小组,落实这项工作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