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保护和分离:鲍尔比认识到儿童对其照看者的依恋具有基于生物基础的进化需求。他们提出依恋系统的设定目标首先不是空间距离的调节,而是“感到安全”——是一种主体的状态,这种状态不仅随着照看者的行为而发生变化,还会随着儿童的内在体验而发生变化,包括他们自身的心境、身体状况,想象等。婴儿的“安全关系”、“安全基地”可以是不同的人,但是必须是能够保持温暖的,亲密的,以及持续的关系的体验,而且关系中的双方都能找到满足感和愉悦感。
依恋、沟通和“陌生情境实验”:爱因斯沃斯发现先天的,生物驱动的依恋系统实际上具有可塑性——此外个体依恋行为的品质上的差异与照看者行为差异有关,安全或不安全的关键是在于婴儿与照看者之间的沟通模式。
尽管大部分的婴儿都能准确无误地建立起来依恋,但是也有小部分的婴儿无法接受母亲的安慰,并且很难去探索外部世界,还有更小的一部分婴儿几乎完全没有表现出任何依恋的迹象,使得爱因斯沃斯相信在养育照看方面量的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照看的质。
s安全型依恋:安全型婴儿——不管在分离时多么难过——与母亲的再次联接让他们几乎瞬间就得到安慰了,而且很容易继续去玩耍。这些母亲的行为倾向于反映出敏感性而非调谐错误,接受而非拒绝,合作而非控制,以及能提供情绪上的可获得性而非疏离等。
回避性依恋:母亲的离开或者回来,他们好像都明显的无动于衷,只是不停地探索着周围环境。对情绪表达的抑制,对身体接触的厌恶,以及在实际身体接触时的粗鲁唐突,都是产生回避型婴儿的抚养方式的标志。
矛盾型依恋:和母亲重聚后,生气型的婴儿,她们的反应是在主动表示要跟母亲联接和对她表达拒绝之间来回摇摆——表达拒绝的幅度会从挣脱母亲的怀抱到大发脾气。被动型的婴儿,看上去只能很胆怯地或含蓄地向母亲寻求安慰,好像他们完全被无助,悲苦的状态所压倒,以至于无法直接的接近母亲。这些矛盾型婴儿的母亲似乎,或者微妙地,或者不那么微妙地,阻碍婴儿的独立自主——这一点或许部分的解释了这些婴儿抑制自己探索行为的特点。
混乱型依恋:Main在爱因斯沃斯的三种依恋基础上又发现了混乱型依恋。当依恋对象不禁被婴儿体验为安全港,与此同时也被体验为危险的来源时,就会导致混乱型依恋。也就是说,儿童先天的预设应该是受到惊吓就逃向母亲,但混乱型依恋的婴儿却卡的是靠近还是避开这两个矛盾的冲动之间。Main提出,可以认为混乱型依恋是在儿童与那些令人害怕,遭受惊吓或解离的父母之间互动而出现的。
婴儿依恋模式的长期影响:安全型依恋在更高的程度上表现出自尊,情绪健康,自我复原力,正性情感,主动性,社交能力,以及在游戏中有更集中的注意力。而矛盾型的儿童容易被过度宠爱,被当作更小的孩子对待。常常会看到回避型儿童欺负其他孩子,而矛盾性儿童经常是被欺负的孩子;安全型儿童既不会欺负人,也不会被人欺负。婴儿期的混乱型依恋从儿童期开始便成为重要的危险因素。比如边缘性的患者通常具有混乱型依恋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