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5%的改变》的第二章,关于原生家庭。
读的时候,我就从李松蔚老师的回复中找到了《被讨厌的勇气》的影子,本章最后的“改变的工具箱”果然提到了阿德勒心理学。今天我想从工具箱入手,一边学习一边解释。
01 课题分离
要区分一个问题是谁的「课题」。谁的课题,谁去解决。
关于原生家庭的很多问题都是因为没有进行课题分离。比如父母干预我们做什么事情,他们觉得稳定的工作更好、觉得你选择的伴侣不靠谱等……他们为此困扰,这是他们的课题,需要父母自己去解决。
但是子女容易去抱怨父母不支持自己、给自己压力,或者觉得父母在生活观念上与自己不合,因此产生矛盾和隔阂。
其实你只要按自己想要的活法,把自己的生活过好就好了,父母怎么想那是他们的事情,不是你的课题。
02 目的论
简而言之,就是出于某种目的而「特意不去做」某个事情。
当然,与此相对,还有一个原因论。即,遇到问题先从过去找原因。
比如我现在变成这样,都是因为原生家庭的错,我是一个受害者,无论我怎么努力,都不能改变。
这就是原因论。可以体会到,「原因论」和「原生家庭」这个词,有很多契合之处。
但是目的论与之相反,它认为人并不受制于过去的事情,而是为了实现将来的某种目的。它相信人是能够自己去改变的,如果做不到,只是因为你不想改变。
虽然原生家庭的教育是会一定程度地影响自己的性格,但是孩子成年后其实已经有了改变自我的能力,却还是会经常陷入与父母较劲的境地,把自己现阶段遭遇的问题归结为原生家庭。比如开始抱怨小时候父母的教育、抱怨以前的父母做的错事,才会导致今天这个局面,并且觉得自己难以改变。
其实不是无法改变,只是需要换个想法。虽然目的论让人觉得有点不舒服,但也能让人看到希望,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负责。
03 积极赋义
运用目的论的视角去理解一个人,把他的行为目的看成是合理的、值得尊重的。
比如书中有一个妈妈经常对孩子发脾气,她认为原因是她的爸爸也是同样的脾气,自己的坏脾气是遗传过来的。每次对孩子发脾气结束后,都会在心里数落爸爸的不是。
李松蔚老师让她做一个改变,就是在每次发脾气之后,都在心里想,这是因为她想爸爸了。这其实就是积极赋义,让提问者找到一个新的视角接纳自己,也是在无形中承认了自己责任,而不是把错误都归因于原生家庭。
04 观察任务
当事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什么都不改变,而只是观察自己,记录问题是怎么发生的。
比如一个人总是无缘无故的对妈妈发火,他做的就是把哪一句话是导火线记录下来,自己观察为什么会发生矛盾。
这样当事人虽然没有做出任何改变,但是他有意识的启动了观察之后,事情的实质就会有一些变化。人在观察问题的过程中就会发现,问题的体验和自己描述的并不一样,不像之前那么激烈和突兀了,因此能够停止争吵,不让事情变得更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