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富臻9.28
今天挨着两节数学,终于把上周五的第一单元试卷评讲完了。看着孩子们或恍然大悟、或懊恼不已的表情,心里五味杂陈,
总结如下:
整体比较好的地方:基础题型的正确率很高,说明孩子们对核心概念掌握得比较扎实,这和我们开学初稳扎稳打的复习分不开。
但问题也同样突出:
1.审题不清:好几个平时很细心的孩子,都因为看错单位、漏掉关键词而丢分。这提醒我,以后要更注重审题习惯的培养,比如圈点关键词、动笔前先"翻译"题目意思。
2.思维固化:遇到稍微灵活一点、需要转换思路的题目,孩子们就容易卡壳。这说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还停留在"模仿"阶段,没能真正做到举一反三。
3.计算粗心:总有那么一两道题,思路全对,但最后一步计算出错。六年级了,计算的准确性依然是绕不开的坎,看来每天的口算练习还得坚持。
这张试卷像一面镜子,不仅照出了学生的不足,也照出了我教学中可以改进的地方。接下来,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在上课时多注意,多练习一些这方面的题。
教育就是这样,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里,和孩子们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