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五问反思报告:互生关系

《水处理生物学》课程作业  孙炳源

(指导老师:张淑娟)

1. 我学到了哪个知识点?(详细展示一个知识点,只展示一个,并标明出处,满分为0分)

我学到了互生关系是两种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一起时,一方为另一方提供或创造有利的生活条件的关系。

2. 我之前是怎么想的?(分值为0-10分;以“我”为主语,详细展示:假设我还不知道上述知识点,我是如何理解的;或从字面意思推测其含义)

我在高中阶段了解到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有捕食、竞争、寄生、共生。当我看到课本上出现“互生关系”的字眼,下意识地以为就是我所理解的互利共生,两种生物互相依赖,相互依存。彼此之间存在某种特殊的方式来互相提供生存所需要的条件。例如豆科植物和根瘤菌。

3. 我之前的想法怎么样?(分值为0-10分;以“我”为主语,比较第一问和第二问的答案,找出冲突,并化解冲突)

我之前的想法明显是完全错误的,简单地根据相似的名称就错把微生物间的互生关系与生物种间的共生关系归为一类。事实上,互生关系和共生关系完全不同:互生关系是两种不同生物生活在一起时,一方为另一方提供或创造有利的生活条件,可以说是“单相思”,或者“舔狗”;而共生关系是两种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一起时,互相依赖彼此获利,是“双向奔赴”。而豆科植物和根瘤菌是互利互惠,属于共生关系。

4. 我应该怎样想才对?(以“我”为主语;证明自己联系了日常生活,如解释现象、识别谣言等(0-20分);并证明自己联系了其他知识或水处理情景,“联系”包括但不限于因果、类比、评价、列举等(0-20分))

我之前将两个不同的概念混为一谈,过于片面地将两者归为一类,没有进行深入思考。正确的思路应该是先意识到两个名词之间的不同,而不是它们之间的相似。然后根据各自的概念来进行辨析。“互生”不是“共生”,单向提供不是双向互利。就像”舔狗“与“被舔者”之间是互生关系,而两个相爱的人之间是共生关系。明白了概念问题之后,我应该深入思考互生关系的应用。

微生物往往在水处理问题上能起到巨大的作用,例如赤红球菌易于培养且繁殖较快,利用它来处理含酚废水可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但溶解氧是赤红球菌降解苯酚的关键限制因素,菌藻共存系统可以解决上述问题[1],小球藻与赤红球菌就是一个很好的互生关系对象。

[1]刘玉沛. 赤红球菌与小球藻互生关系对苯酚降解影响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5.

5. 我怎样才能用上它? (以“我”为主语,证明自己在水处理情景中做出了更好的决策(分值0-20分); 对照所学思维模型、学习策略等反思自己的思维模型、学习策略等,并提供改进证据(分值0-20分);若能够提出新假说、新规律、新概念、新理念等,分值上浮0-20分)

我认为清楚地理解了概念之后再去深入研究是一个不错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应用在大创项目之中。刚好我做的项目与水处理相关,是光伏含氟废水的深度处理。首先我应该审视这个标题,“光伏”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简称,是一种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而“深度处理”是因为常用的化学沉淀法只能粗略地除氟,将废水中的氟离子浓度控制在数十毫克每升,达不到部分排放的要求,所以需要深度除氟。

理解了标题之后我更深入地探究深度除氟,了解了深度除氟需要更精细的除氟方式,例如吸附、电渗析、反渗透,而吸附法对仪器的要求也相对更低,常用且效果较好的是活性炭吸附,于是将其作为了研究目标。

但对于一件不太熟悉的新事物来说,不可避免的是花费大量的时间去了解相关内容,遇到不理解的专有名词或方式不要拖,直接查阅资料,将其理解透彻,由A得B,由B得C,逐渐地得出最终结论,在这方面我仍有很大欠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