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读了一遍王小伟所写的《日常的深处》,没想到一个学哲学的还能写出这样,几乎处处都能让人共鸣或者会心一笑的生活,并没有哲学的艰深和晦涩难懂,只是在衣食住行的变迁中,将我们的日常生活巧妙的镶嵌于其中。
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社会高速发展的40年,从童年到中年,生活有了非常显著的变化,甚至可以说,即使处于想像力最活跃的童年时期,也有很多人没有想像出世界后来的样子。
时间被拉长了,现在不仅是儿童,就连40几岁的人也自称宝宝了,除了语言上的戏谑外,人们距离出生到自食其力的时间也被显著拉长了,如果说在农业时代,十几岁的孩子已经是劳动力了;现代社会没有就业啃老的三四十岁的群体并不小众。
寿命更是长了,人均寿命从50几到70几,似乎只是弹指一挥间的事,有的城市甚至到达了80几。以前的人到了60左右就已经有了衰老感,现在70几还有精神竞选总统。
与时间被拉长相对应的是空间的缩小,并不是地理上的重大变动,而是连接的高效,交通工具的便利,路线的四通八达,不仅仅在城市内可以非常方便地到达任何一个地方,就算是出行到全国任何一个城市,都是一天内可达。
小时候觉得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周游世界,现在看来只需要不太长的时间,花并不算太多的钱就可以完成这个愿望。
物质从匮乏走到丰富也是快得让人反应不过来,好像不久前我们还生活在只有几家小卖铺的县城,如今却被数家超市包围,远远超过我们需要的商品琳琅满目,让人无从选择,甚至需要广告来指导我们。
一瞬间我们就认识了无数个品牌,虽然很多是自身经济条件无法消费的东西,却能在看见时发出一声惊叹:哇哦。让拥有的人得到被仰望的满足感。
从没有到有,从有到挑选,从挑选到品味,从品味到特色,从特色到风格。人们的需要在默默地发生着变化。
婚恋的方式也与时俱进,在八十年代还普遍谈性变色,羞于表达爱慕,内敛含蓄是主流的恋爱观,到现代,表白的形式已经非常直白了,花样百出的仪式感里,鲜花、礼物、场景的布置成了填充物,感情似乎只是一种氛围,离开物质的感情似乎难以想像,性感也成为一种赞美。
房子越来越多,人的私人空间也越来越大,社会承担起越来越多原来家庭的事务,家政成为一个行业,处理着打扫卫生、洗衣做饭、收纳整理等等。外卖省去了人跑腿的必要,一个人宅在家里,就能完成生活的所有需要,而不必依靠家庭成员的协作分工。
以前的大家都差不多,生活在同一类环境中的人都过得大同小异的日子。现在却在不同的方向上分化出多元的价值观和生活理念,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对幸福的理解。宅在家里打游戏追剧是一种幸福,走在大江山川里也是一种幸福,结婚是一种幸福,离婚也是一种幸福,个人被无限放大和鼓励,做自己成为一种普遍的要求。
同样的标题下,王小伟的书里充满了生活的具体细节,我写出的仍是空洞的描述,不过在这种的对比中,才能更加感受到表达的差距,即使是对同一主题,有着差不多的体验,思想的深度不同,表达的侧重不同,仍是有着完全不同的效果。
在宏观和微观两种视角下看日常,宏观上的对比是令人惊讶的,微观上却是一点一点地发生,一天一天地演变,极其自然。像是你拿一颗种子和长大后的树木对比,瞬间可以造成感官上的震撼。而如果将其种在身边,见其萌芽分化,慢慢成长,就会觉得十分缓慢。
而人的视角会反复在宏观和微观里横跳,时而感觉到前后的对比过于强烈,时而对缓缓发生的巨变无感。
是生活在日常的表面,还是生活在日常的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