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苏金慧

12月25日晚上七点半迎来了杏坛网研社第48期新乡市第四中学陈磊磊老师的分享。虽然陈老师针对自己的优质课只分享了二十多分钟,但是在梁老师和杨老师的带领下,大家热火朝天的讨论了一个多小时。

陈老师这节优质课真是亮点多多,尤其是主线特别清晰。但杨老师和莎莎也都提到了主线是教师心中的线,也可以不呈现出来,松娜还提到评委说“爱是浸润式的,是润物细无声的”,可以不用大张旗鼓的显现出来,这也是我今天学到的。

在进行Activity1之前陈老师通过和家人在一起的生活视频,真实的呈现了一个幸福,充满爱的家庭。视频和本节课的内容非常吻合,所以梁老师提出了可以多设计几个问题,把视频的内容充分挖掘出来,这让我想起自己做课的时候也是这样,视频内容应该贯穿这节课的始终,而不是开头一个摆设。Activity2 听力环节,因为给出的Tip是听关键词,梁老师告诉我们可以把听力材料呈现出来,教给学生画出关键词,课文里只呈现了两个问题。陈老师在进行第二次听力的时候给出了先写首字母的提示,也是课本上的表格,我在想听力是不是还可以挖掘出别的课本以外的问题。10月15日晚上王彦名师工作室和李朋云名师工作室也在线上对这个课进行了分析,当时王老师设计出了更多的问题,并且对这节虽说是听说课的教学中穿插了语法的教学,彩琴导师也说了没有固定的课型,所以我在想陈老师的这节课刚开始的时候学生有听不懂的情况,会不会是因为重点语法还没有学,哪怕是学习理解中感知与注意这个环节学生还没有充分的进行,所以可能听不懂呢,听不懂所以就不会说,可能还是因为这节课的目标语言还没有学会。
陈老师对语篇中的语言分析特别好,通过表情,积极的词汇寻找爱,感受爱。这是一种思路,当时彩琴导师是通过重点强调人称,让学生感知三单的形式这一种思路,都是对文本语言进行了挖掘。对于一节优质课,陈老师的设计真的很出彩,如果学生配合的好,活动的输出环节表现的好,绝对是一节精品课。
但是我在反思,如果是我们平时的课堂呢?我可能会像邱耀德教授说的那样,先让学生会读,反复读,跟录音读,分角色读等,因为学生如果读这一关过不了,后面的说的环节都无法进行。可能是我们学生基础比较薄弱,我得先保证他们会读了,才能去运用。
听课的时候我还在考虑,对话旁边是图片,新课标也强调“看”的能力,我们人教版教参上都会先看图片进行预测,可以是提问几个问题的形式,彩琴导师也说过学习要创设真实的情景。如果是同学捡到一张照片,然后询问,会不会不显得那么突兀了呢。

点评环节,杨老师再次强调了教学评的一致性,输出环节要用本节课所学的目标语言,评价环节要显示出来,要具体清楚。输出与输入要前后一致。活动的设置环节要指令清晰,学生清楚自己该干什么。
一节优质课付出很多,但肯定收获也很多。感谢陈老师的分享,深知讲好一节课太不易,感谢梁老师,杨老师的精彩点评,感谢伙伴们的热力讨论,学习,一直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