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的这节复习课,展现出扎实的教学功底与巧妙的设计思路,亮点颇多。
课堂以“抽学号分享整理内容”开篇,让学生成为复习主角。从“24的最大因数”切入,引导学生多元描述数字,激发主动回忆知识的热情。展示学生整理成果后,通过“你觉得整理得怎么样”“哪个字出现多”等问题,鼓励学生自评、互析,尊重学习主体地位,培养自主梳理、反思能力,让复习不再是知识的被动重复,而是主动建构。
教学中,王老师善于抓住核心概念串联知识。聚焦“因数和倍数”这一单元锚点,追问“2、5 放一起的原因”“哪个概念最重要”,引导学生挖掘知识关联;梳理因数知识点时,从“找8的因数”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层层递进,将零散知识编织成网,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体系的逻辑,实现“由点及线、由线构面”的深度复习。
复习不仅是知识回顾,更重本质理解。课堂中,通过“公因数至少写几个数”“特殊情况判断”等问题,精准聚焦易混点,引导学生辨析概念本质;后续交流易错题环节(虽记录未完整呈现,但前期铺垫可见深度),以典型错误为素材,让学生在纠错、验证中强化认知,提升对因数、倍数知识的精准把握。
这节复习课,以生为基、以理为脉、以用为向,既夯实知识基础,又提升思维能力,为单元复习教学提供了“让旧知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