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富臻12.9现在的学生,尤其中等生的孩子,在考试的时候经常会存在这样的情况,计算错了,看错了,抄错了,求错了,理解错了,试卷考完让孩子分析,孩子会说:“我太粗心了”老师对学生的错误,如果到此为止的话,就错过了让孩子认识到真实原因的机会,也就很难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和提升了。首先让学生认识到粗心
1,粗心是结果,不是原因。不是因为“粗心”做错,而是有其他原因导致的“粗心”。
2,“粗心”的本质,是态度,是能力、是习惯,甚至是人格特点。
3,“粗心”经过系统训练,可大度改善,但很难趋于零。
粗心产生原因分:不上心、不用心、不细心、不认真、不执行。
解决方案:
一、做数学题的时候用指尖或者笔尖指着题一个字一个字的读清楚,把审题的速度降下来,这样就能收获一个好的审题习惯,抓住关键的数量关系和等量关系
二、理解题目意图可以让孩子用铅笔来圈一圈,题目当中的关键词,有些孩子一开始看到这个题,就觉得这道题做过,后面就不认真读题了,殊不知问题不同,所谓一字差千里,养成好的审题习惯是非常关键的,二就是如果一开始就读题读不懂,一定要多读两遍,遇到难题找不到方法,一定要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想想跟自己以前哪些题目是相似的解题思路。插一句:有些孩子总认为题目读的快一点省时间,明明题目都没读懂,就开始绞尽脑汁的乱做
三、慢读题、快答题很多孩子题目才读几个字,就觉得自己是做过的题目了,等做完了才发现全看错了,这种情况呢,一定得让孩子读题的时候圈关键词,养成慢读题,快答题的习惯,题目至少读两遍才能下笔写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