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新网师,是我做的最对的事情。半年以来,每天都要把每天的事情过一遍,写一写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写完后才能入睡,现在在简书上已经连续打卡90天了。在加入新网师以前,这都是不敢想的事情。这是值得高兴的事,然而,我却并没有在新网师公众号上发表一篇文章,也似乎没有太大的质的改变,这是值得反思的事情。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一)改变不大的认知模式
我的认知结构有所改变,即学习是为了让我自己更优秀,是为了自我的幸福,不抱怨、不埋怨、强大自我是解决问题的现实之道。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改变,我才能根据问题去读书,去学习;我才能每日读书,并撰写读书心得,并把所得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我才能打开眼睛去细心观察,并写下每日心得。
问题在于认知模式没有得到质的改变,也许是读书少,也许是观察得不够多,也许是没有办法把理论和教学更好地联系在一起,我的眼界并没有打开,我的世界并没有扩大的那么多。
正如郝晓东校长所说的:你认识的,你相信的,就一定是真的吗?更如郝晓东校长在《未来教师》第一章就提到,人与人的不同根本上是思维深处认知模式的差异,认知模式不变,自我的认识和行为就很难改变,也很难有大的突破。
(二)随心所欲的写作方式虽然在每日一思,但我写得内容和方式随意性很大,想到哪写到哪,语言是啰嗦的,思维是混乱的,逻辑是混乱的,主题是是浅显的,写出来就发表,完全不去润泽,不去重新编排,自然是不如意的,这是态度问题,必须要根除。(三)缺乏阅读无论认知模式还是写作方式,归根到底还是因为阅读量太少。正如俗话所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以上原因,都是我写作无法突破的原因,和我一起加入新网师的老师中,有太多老师获得了大的突破,除了他们加入前就很优秀之外,认知模式的变化也是起到了主要作用,比如李晓老师文笔越来越理性,语言越来越细腻,思考范围和深度都在加大,这都是值得我反思和学习的地方。多读书,少抱怨,努力做好每一步。新的学期到来,因为无法处理好和学生的关系,我便选择了陶新华教授的心理学,希望自己在新网师里继续前进,成为更好的自己,过一种完整而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