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意识到在我的故事里有两个主角,一个是不断给我比较和评判的TA,还有一个是弱小无能又渴望被认可的我。少了任何一个主角,这个故事就不会存在。
到了今天,不断成长的我在面对别人用比较和评判对待我的时候,依然感觉到非常愤怒、委屈想要反抗和报复。这其实就反映了,在我内心的某个自我认同并没有改变。
如此复杂的心情相信和很多人一样,在每个被伤害的故事中,对自己既有同情和怜悯,也有厌恶和痛恨,觉得自己怎么那么怂、那么没用,为什么当时没有做出这样或是那样的反击。如果这种心情换作在爱情中受伤的自己,就是觉得当时的自己怎么那么蠢、那么贱。
受伤的故事情节可能有种各样的版本,但结构都是差不多的。
当我们对那个故事中的自己有了不一样的态度,我们对故事中的另一方,自然也会有不一样的感知和态度。学着原谅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本质上是原谅和那个人一起创造出来的那样的一个自己。
简单来说就是,当你愤怒那个人怎么可以一次又一次伤害自己的同时,你也必定对那样的自己感到愤怒,我为什么要给对方一次又一次伤害我的机会。
当你愤怒对方怎么可以一次又一次欺骗自己,在这同时,你也必定会愤怒自己为什么这么蠢,一次又一次依赖和相信对方,而选择忽略各种早已出现的征兆。
当你愤怒对方怎么可以总是要求自己、强迫自已,不为自己考虑的同时,你也必定会愤怒自己为什么那么怯懦、不敢拒绝、不敢争取。
每段受伤的故事,除了那个“坏人”以处,都有个“愚蠢或没用”的自己在和TA配合,所以当你开始原谅和放下那个“坏人”的时候,本质上是深度地原谅自己。
原谅那个弱小愚蠢的自己,正是我们一生要做的功课。接纳自己的阴暗面——也就是那个不想见光、不想被人看到的那一面,你才能真正变得有力量。
当你可以允许自己有多个不同的面向,你才会有足够的力量去平衡环境的要求和自己的需求,才可能成为真正的自己。
最后想对大家说,如果你有过被伤害的经历,先别着急强迫自己放下,去原谅去感谢什么的。而是先感受下在那个经验中的自己,好好地跟那个自己联接一下,甚至去抱抱那个自己,那个被自己很看不上的自己。
当你可以彻底接纳自己过去的无知、愚蠢、软弱、自卑、无能、倔强……你再回头看看,在那个戏码中陪你演戏的那个人,你会发现再去放下或原谅似乎不那么难了。
这个时候再来思考该如何在复杂的环境里做自己,你有没有感觉似乎一下子就变得简单了呢?
无论是对一个团体、社会还是对某一个个体的关系,最后你会发现一切其实都跟他人无关,只有自己,始终都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