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的故事核总结成一句话是“博士女为情杀校工女。
这是一篇写有关师生恋的爱情的主题,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主题。为情杀人,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可是这篇写的就很有新意。
首先,在对象上作者选的是我们并不熟悉的老年人的恋爱心理,我们熟悉青少年的爱的冲动和青涩,也理解中年爱的挣扎和务实 ,可是你知道一个八十岁高龄的了老年人,一个生理枯萎心理死水般的沉积,面对散发着青春气息的异性,他们是怎样的心理(这点就引起我的好奇)。
其次,反差上。一个是富有才情博士女与一个四十多岁的校工女,这样身份和地位的反差,看似毫无联系的人却产生了命案。还有博士女和教授年龄的反差让我们产生一种陌生又好奇的想法。
最后是写法。(铺垫与重复)
开篇就是一位七十岁的琴师老张的羞耻。他说他体内存在着不合时宜的欲望,这欲望让他为多看几眼新鲜的女孩而死皮赖脸地留在剧院居住,因为欲望他连看澡堂子一个不堪的胖女人都觉得可人。也是欲望,最终在重阳节这天推着他走向了 有着特殊服务的“理发店”。
对老张的描述,确实让我们感觉到了老张的难堪与羞耻。这种羞耻是带有罪恶感的。这种罪恶感不仅代入了女主博士生出来,也带来了回应。那就是他的孙女博士生杀人了,而且他的左腿因先迈进了理发店而遭到了报复被三轮车碾压。
可是我们会好奇,女博士杀人和他爷爷有什么关系,难道真的是为了惩罚他爷爷的欲望?有了负罪感就有了赎罪的心理,明知道不可行,可老张还是执意要去换孙女坐牢。
这里引出警官的态度。警官的态度也很可疑,他没有理会上了年纪的老张,也没有对老张这一行为感动,也没有对老张这一行为教育。按正常情况不是这样的 ,这种态度显得很可疑。为什么呢?
还让人不解的是他的孙女一个让人骄傲的女博士为什么会杀一个学校里的修剪工?大家不解,老张却心里明白,认为这是对他的惩罚 ,可真的是这么简单吗?这就引出了张老,一位德高望重,对李商隐有着深刻理解和解读的大学教授。一位比老张还老的老人。
有了老张前面的铺垫,再去读张老,就简单一些。老年人尤其是上了七八十岁的老人,他们的心里他们需求,他们的欲望,这些都是我们所陌生的。而通过了老张的铺垫陈述,让我们对他们这一群体有了一部分的了解。最起码我们都知道,比如欲望,生理上的冲动及他们对这种冲动的态度(羞耻),这种态度也就造成了爱情上的被动和消极结果。也许和老张一样的负罪感,让他也想着赎罪,所以他要把真相说出来,这些真相虽然让人不耻,让人不适,甚至这些真相对他本人的伤害和造成的影响,都是可想而知的,毕竟有关自己的清白,自己的名誉,自己的隐私生活。可是他总要说出来,也说明了对他的学生女博士的爱。
老人更能理解老人,这大概就是他找老张说出真相的原因。真相是什么,真相是他也喜欢自己的有才情的学生,老张的孙女,真相是博士生也喜欢她的有才华的老师张老。可是因为年纪,世俗原因,因为张老对“老”这种羞耻的态度,让他拒绝了女博士生。
真相是,张老对女人的身体有阴影,也有着冲动和隐忍的欲望。这种理智下的欲望虽然拒绝了女博士林杉,却没能躲过别有用心的 女园工秦美。这是这种生理上的冲动,和心理上的阴影让他明知道是阴谋有目的(手绢威胁),他也愿意接受,和秦美结婚。
可是林杉不同意,她找秦美沟通。结局也许就是谈崩,林杉把秦美推下楼,成了杀人凶手。张老和老张一样都爱着林杉,都想为她顶罪接受处罚,而张老更是指出了证据手绢。手绢就像一块遮羞布,把遮羞布抖出来,无疑是需要勇气的,这里既说明了老师对学生的爱惜惋惜,也说明了爱情上的双向奔赴。只是警察是睿智的,他什么也没说,只是用行动就让张老的谎言不攻自破,临走前还送了他两句诗“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这句呼应了警察再前文说崇拜张老的说法,他们都是李商隐的爱好者,包括林杉,他们也是因为李商隐走到了一起。只是这两句诗在此时,比“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还要让人绝望。
此时的警察洞察一切,也知道真相,已经有了张老的顶罪失败,对老张求替代也就有了更多的无奈,有些东西终是没办法说出来的,做出来的。
文章的名字“锦瑟”不仅是一种感叹惋惜,还是一种爱情,他是林杉喜欢的诗也是张老喜欢的诗,他们爱屋及乌,只是错了相遇的时间。
爱有精神上的爱,也有生理上的爱,大部分时候,它们不能合一而造成了许多的悲剧。作者的这篇《锦瑟》就很好地诠释了这种悲剧,不仅有悲剧还有遗憾,还有罪恶感还有羞耻感,这大概就是我们面对不合时宜的爱的心理表现。作者的铺垫不仅让我们提前了解一些我们未知的事物,更好地加重了我们对它们的理解,同时还能对比出张老内心的挣扎及可贵的理智。
人是现实动物,哪怕德高望重的张老也不例外,他有需求,有欲望,也有权力,这种拒绝林杉又接受秦美的反差,让张老的画像更清晰更细腻也让张老这种人物性格更饱满。作者为张老,写了现实生活的老张,写了精神代表的林杉,也写了肉体欲望的秦美,可是他真的是为了写张老吗?作者也许是借张老爱情上的无力,欲望面前的无力而写人无力而写的一种“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