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智慧成长三个次第:
1,稳定状态
2,提升能力
3,学习方法
这三个次第,有没有在学习的过程中颠倒了呢?
这样就会本末倒置,竹篮打水一场空!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学了很多,似乎懂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根本原因。
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深以为然。先谈谈稳定状态的重要性,以及一些方法。
我的前半生就走过先求方法、提升能力、再稳定状态的路上。直到有一天残酷的现实把我打翻在地,我不明白为什么?苦苦呐喊为什么上天如此待我?感叹天道无常,常与善人。经过三年劫难后的某一天,我忽然明白了自己走了一条自以为是的路,还自鸣得意,所以,上天要来一棒子以击醒我这个梦中人。
我是在组织共读第二次巜非暴力沟通》中明白了状态的重要性的。巜非暴力沟通》讲了沟通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也就是沟通中的四个抓手,他有一些固定的话术教你怎么与人沟通。学员们学习后普遍反映在生活中运用不了,有时候会适得其反,让别人觉得怪怪的。我会说一切要回归到关系上,自己与别人的关系决定了沟通的方式,话术以及品质。
后来,我再次静下来读《非暴力沟通》,突然发现了状态才是最重要的,自己的状态决定了自己和自己的关系,自己和他人的关系,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特别是克拉德希穆提的那句话:观察是人类智商的最高形式。第一次读到觉得是屁话,一读再读后才发觉是智慧之语。西方哲人说:认识你自己。未经审查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与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回到自身,观察世界,觉察自己,清晰的知道我是谁?我在哪儿?我的状态是什么?
如何知道自己的状态呢?回到觉察上来,此刻的情绪是什么?去感受这个情绪,让他经由你的全身流入流出。去觉察这个情绪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它和自己的需要有什么关系吗?经由对自己觉察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你觉察感受他人和世界的能力也会慢慢增强,你和他们的关系也会慢慢发生变化。
觉察状态的方法是什么呢?我觉得儒家主静,佛家也主静。读书,写字,喝茶,静坐皆可,找到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法,慢慢的修习,修得静气,定气,状态自然会慢慢稳定的。
定能生静,静能生慧。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