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译文
驾部司马宣在担任华州司理参军的时候,有十多个骑兵因为犯罪谋划逃亡。结果这些人都被监押一网打尽,然后给这些逃兵安排上了谋反的罪名,想把这些逃兵都安排成死罪,以此来邀功进步。
司马宣调查完毕以后,就按实际情况判处了这些逃兵杖刑。故事出自丞相司马光撰写的墓志铭。
按:只凭监押的能量,又怎么能影响法制呢?必然还有其他的利益引诱。
别人凭恃着威势来威胁,而不为所动的,就能称得上是勇了,说的就是葛源。
别人凭恃着利益来引诱,而不为所动的,就能称得上是仁了,说的就是司马宣。
能够查清真相,也必须拥有足够的智慧。
如果不仁,又不勇,则就会在外部的威逼利诱之下而改变了初衷,放弃了追求真相。所以甫刑中说“非佞折狱,惟良折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02
原文
司马宣驾部为华州司理参军时,有骁骑卒十余,犯罪谋亡去。监押捕获,遂诬以共图不轨,欲置之死,以希功赏。宣据实鞫之,皆止杖罪。见司马光丞相所撰墓志。
按:监押之势力,岂能动司理?必有以诱之也。胁之以势而不为变者,可谓勇矣,葛源是也。诱之以利而不为变者,可谓仁矣,司马宣是也。鞫得其情,智足称也。苟不仁,且无勇,则有为诱胁所动,而变其情者。故甫刑云:“非佞折狱,惟良折狱。”此之谓也。
03
补
司马宣:北宋官员,应该是司马光的哥哥。
驾部:官职名,可以简单粗暴地理解为高级官员的秘书。
监押:官职名,可以简单粗暴地理解为地方上的公安领导。
司马光:北宋宰相,史学家,封温国公。他编纂了《资治通鉴》。
甫刑:指的是《尚书·吕刑》,也借指周朝的刑法。
04
感
呃,我们上一篇还提到了威逼的问题,这一篇郑克就脑补出利诱了。
从我的角度来看的话,利诱这个事到底有还是没有,还不好说。其实作为监押的话不需要威逼也不需要利诱,他只需要把自己准备的“证据”递交到上级领导那里就够了。
咱们看了这么多案例,上级领导虽然有明察秋毫的,但是糊涂的也不在少数。主管官员稍微糊涂一些这个案子就做实了。
如果非得说利诱,那么这个案子本身就是利诱。这个业绩不能算小,如果做实的话,不仅仅监押会有功赏,相关的官员应该都会有功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