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幸再一次听到刘老师讲的焦点初级课程,与两年前刚刚接触焦点时感受有了不同,现在结合实际生活、结合案例和两年的沉淀,感触更深。
一、影响人的动力的是:情绪、关系、希望感、成就感。
建立关系最重要,心理咨询最终做的就是关系。
二、聚焦正向。
1,来访者不愿意说话,咨询师要调整好状态,稳住自己,理解“孩子不说话是正常的”,咨询师的稳是来访者改变的定海神针。
2,来访者说“找你做咨询没有效果”,我们更多的去看到每个抱怨背后都有正向的期待。沟通是宝贵的,至少他还愿意和你沟通;他对改变还有期待,希望会有转机;他来了几次还愿意坚持做咨询,这也很宝贵。
3,孩子来做咨询时,咨询师不要在脑海中去责备家长,认为每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两个问题家长,咨询师和家长关系不好,家长就不会带孩子再来做咨询,而且孩子会认为都是父母的责任,他就不会为此付出努力。咨询师在咨询室只一周陪伴孩子一次,家长才是真正陪伴孩子的人,所以,关注家长的正向面,他也是为了孩子好,他为此也付出了很多努力。
三、焦点的4个态度:接纳、未知、欣赏、好奇。
有接纳才有沟通,有沟通才有合作,有合作才有改变的机会,不以改变为目的,才会有改变的机会。我们在挑错思维和没有接纳时,就会“与问题合作来对抗孩子”,我们要学会的是“与孩子合作对抗问题”。更多地关注人,而不是关注他的问题。
四、云手——借力发力。
1,当一个拳头打过来时,要先接住,接纳他不评价,理解、换位思考。
2,然后再顺势后退。“情绪出得来,道理才进得去”,先听他说说,哭哭,然后,再用沟通的三法宝:点头+微笑+嗯嗯。非语言的同频,通过气场传递给对方。
3,最后,顺势回推。你希望接下来有什么不同?如果你想要的实现了,会有什么不同?对你的意义是什么?
五、聚焦解决。
焦点是以终为始的流派,找到目标就有了方向。焦点不过多探讨原因,而是过多的探讨解决问题,讨论他想要的是什么?想要的实现了会有什么不同?
精力放在对的地方,而不是放在错的地方。
不内耗,不做相互的差评师。
六、聚焦现在与未来。
我们迷茫的原因是因为想的太多,做的太少,“行动带来顿悟”,越是弱的时候越需要学习。“没有更糟就是进步”。
七、每个人都是一座宝藏,咨询师要挖掘来访的力量。
①我知道,我不知道。(放下心中的评判,放下预设,保持好奇,发童子问。)②我知道你知道(相信来访者是他自己问题的专家)。③你不知道你知道(人在问题中看不到自己的资源)。④我要做的是:让你知道你知道(协助来访者让他思考,调动他的力量,借力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