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网络初级37期,王萌,坚持分享第16天。
孩子出生时,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其实才刚刚萌芽。
需要父母的关怀与陪伴,才能让这颗新芽茁壮长大。
很庆幸,我有充足的时间陪伴我那两个年幼的宝贝,且可以兼顾公司里的生意。
孩子的优秀,离不开父母在背后的默默付出。
那些别人家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做对的第一件事就是“陪伴”。
好习惯是陪出来的
2020年重庆理科高考状元谢欣颖,拿到了726分的优秀成绩,而能取得这样的佳绩,与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很大关系。
班主任曾坦言:
“她的学习习惯特别好,让我都感觉很佩服。”
而这份习惯,源自父母平时的培养。
谢欣颖的父亲曾说过:
“学习上主要靠孩子自觉,他们只是小时候就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比如为了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从谢欣颖一岁多开始,父母就开始订很多幼儿画报、绘本:
小时候她看不懂我们就给她讲,她主要是看图,慢慢的她自己看了给我们讲出来,坚持亲子阅读一段时间以后,女儿爱上了阅读。平时除了学习之外,阅读成为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无独有偶,另一位高考状元杨晨煜的妈妈也提到:
“孩子肯定要从小培养,所有的习惯必须在他没有自主思考的能力时,全部帮他打好。
监督孩子养成好习惯的过程非常痛苦,你得时时刻刻监督留意他。
这个过程,家长也要自律,而不能像现在很多人那样,把孩子丢在一边不管,自己在那边玩手机。”
孩子每个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父母用心的陪伴,学习上的习惯,要耐心地辅导,孩子想放弃的时候,给他加油打气;生活上的习惯,更是要以身作则。
我经常听到父母抱怨:
“孩子的好习惯好难培养啊!坏习惯倒是一学一个准!”
孩子的好习惯养成关键期,往往是在10岁之前,这个时期,光靠催促、监督是没用的,最好是父母陪着孩子一起坚持。
不然,大人的懒散会直接影响孩子,比如:
想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自己却放不下手机;
想让孩子多看看书,自己却一年不翻一回书;
想让孩子多运动,自己平时却就爱宅在家里......
孩子的优秀,他自己的努力固然重要,但是父母需要付出的努力也不比孩子少,尤其是孩子生命的前10年。
有智慧的父母,不会用自己的权威,耳提面命地逼着孩子努力,而是陪着孩子一起进步。
童年把孩子的习惯打好基础,未来才会真正的省心。
幸福感是陪出来的!
河南郑州一位爸爸,为5岁女儿手工做玩具的视频在网上走红。
从女儿两岁多的时候,他就开始为她手工制作各种各样的玩具,如今已经坚持了三年。
用的材料很简单,就是家中的塑料瓶、废纸箱。他已经做了120多件小玩具,家里被朋友称为“玩具王国”。
这位爸爸坦言道:
“(坚持做这件事)最大的意义就是对孩子的意义,可以陪伴孩子的童年,就是最大的意义。”
因为父母的陪伴,女儿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对她来说,最珍贵的不是玩具,而是爸爸真诚的陪伴,每一件玩具,都成为了父女俩最幸福的回忆。
高质量的陪伴,往往让孩子更幸福。
相反,长时间缺乏父母陪伴,孩子内心是极度缺乏安全感和幸福感的。
留守儿童就是最好的例子,身边许多一线教师在多年的执教中发现,留守儿童与其他孩子相比或多或少表现得更加敏感、胆小、自卑。
孩子成长过程很重要的一件事是在受挫时,有爸爸或妈妈及时且积极的关注,这让他感受到安全,他才会无忧无虑地成长,父母不用心陪伴孩子,他是感受不到安全感的。
每一个幸福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愿意花时间陪伴孩子的父母。
好的亲子关系是陪出来的
我曾经听过一位妈妈的抱怨说自己3岁的儿子跟奶奶亲,不跟她亲。
一问之下才知道,因为她忙于工作,孩子从小就是跟着奶奶生活,自己几乎没有怎么照顾过孩子。
有次,奶奶有事要回老家几天,那是第一回,由她一个人带孩子。
白天的时候,孩子还开开心心的,到了晚上就开始哭着要奶奶,怎么哄都止不住,直到哭累了才睡去。
奶奶走了几个晚上,孩子就哭了几个晚上。
妈妈也很伤心:
“我是他妈妈啊,他为什么就跟我不亲呢?”
我们身边有很多自信的父母,仗着血缘关系,就很笃定地认为孩子跟自己亲密无间,但事实是,不陪孩子,孩子也会变成陌生人的。
世上没有哪一种关系不需要经营和维系就能其乐融融。
那些亲子关系很好的父母,都在与孩子相处中下了苦功夫。
就如心理学家艾莉森·高普尼克所说的:
“你是个什么人,你跟孩子关系怎么样,比你对孩子怎么做要重要得多。”
趁孩子还小的时候,抓住陪伴他们的每一分每一刻,很多小事都能增加和孩子之间的亲密感,比如下班陪孩子玩一个小时、睡前陪孩子读读书、假日带孩子出去旅行......
你真的没有那么忙。
只要足够真诚,足够用心,孩子其实很容易满足,你们的亲子关系绝对不会太差。
亲子关系好了,教育也才能变得更加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