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孩子的引路人——-教育座谈会笔记总结

这次教育座谈会的主讲老师是一位资深的教育学家——刘智教授。本以为这次讲座定是无聊至极。

没想到开始刘教授就以诙谐有趣的开场白打破了以往那套死气沉沉,了无生趣应付式的演讲,第一个问题就能一针见血,道出所有家长的心声,接着在以后的长达60分钟,声情并茂的演讲中,调动了家长们的积极性,大家也是勇跃发言,互动不断。在这次座谈会中我也感触很深,受益匪浅,收获颇丰啊!

演讲中

根据整理笔记我总结了以下几点:这次座谈会的主题是——家校共育,做好孩子的引路人。

1.在国家大力提倡“双减”政策下首先要保障孩子的身体健康,只有在孩子能在健康的环境下茁壮成长,才能做好孩子的引路人。孩子有未来,国家有希望。

2.改变教育方式

中国80%的家庭都采用说教教育,也就是老祖宗留下家规家训,传统的爱唠叨,深信棍棒底下出孝子。告诫我们放下唠叨,放低姿态,做一个倾听者,听听孩子们的心声。

不要总是以大人的立场,绝对式的命令孩子,说教孩子,至使孩子在面对家长没完没了的唠叨,产生逆反心理。没能与孩子心平气和的沟通,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从而达到共情。

3.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做到“耳濡目染,言传身教”。母慈子孝,家庭和睦幸福。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而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

4.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首先父母一定要做到表率,其次要放下唠叨,给予孩子适当的鼓励!

也包括及时指出孩子的错误与不足,对于孩子的闪光点我们要常常赞美,他们的优点要多多表扬,从而建立他们的自信心,构建了与孩子的绵密关系。

5.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共度美好的“亲子阅读时光。”

父母只有做到好的榜样,言传身教,才能做好孩子的引路人。

只有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最后刘智教授指出了阅读的好处有哪些:

阅读可以激发孩子的智力,开阔眼界,提深自身修养,丰富文学底蕴,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拓展大脑思维的想像力,结合创造力、想象力,从而达到提升作文的写作能力,增强自身的自信心。

结近尾声,刘智教授特别提到《弟子规》,她指出这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一本书,是国家立立国立家之根本,是培养孩子的家国情怀。以及尊师道,尽孝道,与人为善,厚德载物,立德塑人,上行下孝。这本书还教会了孩子懂得感恩,爱家人爱自己,珍爱生命。

在课中刘智教授以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行式,以一个母亲的身份,揭式当今社会孩子的通病,道出在场父母的心声,震撼人心,与家长们产生共鸣。临近尾声,响亮的掌声经久不息。

有梦想的孩子是一张蓝图,

没有梦想的孩子是一张拼图。作为家长的我们要及力点亮孩子的梦想,激发他们的潜能,为他们构建一张张美好的蓝图。

以学校为出发点,以家庭为纽带,合力共创,做好孩子的引路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