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做广告不要想着省钱
华杉老师讲道:“‘我们要做成一件事情,讲究的是压倒性的投入,永远不要去精细化地算投入产出。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浪费了一半,但我不知道是哪一半’,这句话是我经常抨击的一句话,我认为这是对广告业危害最大的说法之一。你有什么想法,就有人开发产品卖给你,于是就有了购买关键词的这样一个广告模式。”
「成事」的底层逻辑是:压倒性地投入。
它的反面是精细化地计算投入产出比,做之前先预估/判断结果,结果预计好就多投入一些,结果不好就少投入一些。这里的bug,一是投入产出比本身就是短视的判断依据;二是能打包票、有确定的投入产出比的生意,也都是计算好的,投入和产出将会基本持平。
因为甲方有这样的想法,乙方针对这样的想法,也开发出了对应的产品,即:购买关键词的广告模式。
这种广告模式的逻辑是:既然你觉得有一半广告费是浪费的,那是不是完全被人看见的广告才算没有被浪费呢?于是,就推出了按「点击」付费的广告,不点击不收钱。
我在这里有一个发现;投了广告但心疼有一半浪费掉了的人,他们的心理是:想省钱。于是有商家就洞察到了投广告的这群人中,这部分心疼浪费的人的心理。开发出了「购买关键词」的广告产品。也就是说,投了广告—不在乎有一半浪费掉了的人,他们不会走向购买关键词的广告模式这条路上;投了广告—心疼浪费,想省钱的人,就会被这种「购买关键词」的广告模式吸引,进而走进流量商设计的流量牢笼里。
启发一:不同的结果是由不同的选择和行动决定的,选择的背后是认知和价值观外显。启发二:不同的门背后的风景(轨迹)是注定的,选择不同的门,拉开后看见不同的风景。选择什么无对错之分,重要的是:我为什么做这样的选择?我是否清晰我在做什么选择?
华杉老师讲道:“如果按点击付费,就是让你的广告费实现了100%的到达率,但100%的到达率是不是就等于浪费为零呢?我的意见是,这种购买关键词的百分百的到达率,就意味着你的广告费全部浪费了。为什么全部浪费了?因为这种购买关键词的广告模式,它有一个定价机制,那个定价机制又是一种竞价机制。这种拍卖式的竞价,它的价格就会自动涨到你刚好挣不到的高度,你的钱全给流量商了。”
我们来拆解「购买关键词」的广告模式。
首先『购买』本身既是一种定价机制,也是一种竞价机制。流量商先给关键词进行了定价,然后同行业的不同品牌大家都来拍卖,谁出的价高,谁得到这个关键词的跳转权。竞价机制的坏处是:购买的流量成本越来越高。
其次,「关键词」是品类名词,并非品牌名。也就是说,就算花大价钱竞拍到了这个品类名词的品牌,也是在用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投资」这个品类名字,而非自己的品牌名。品类名词就会变得越来越值钱,而品牌虽然得到了转化,但依然不被人知晓。
最后,『购买关键词』这个行为本身,是自己花钱不断勒紧自己脖子的过程。企业做营销的预算给了流量公司买流量,①是流量会越来越贵,②买来的关键词是品类名词,不是品牌词,钱花去出了,但自己的品牌没有半点积累。买流量转化来的钱需要继续投给流量商买流量,不然就得死。但流量越来越贵,同样的钱,越买越少,直到利润跟流量钱差不多,企业进入了死不了但也不赚钱的局面。
华杉老师讲道:“有了关键词按点击付费的这个模式之后,有人觉得还是浪费了,如果说顾客买了我的产品和服务,我才付广告费的话,那我觉得这就是真正的百分百不浪费了。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我们还是要讲背后的定价机制。当一种广告的定价机制是购买之后才付费,这个价格应该定到多少?如果是看到你的广告你才付费,这个价格可能订到你的脖子。如果是购买了你才付费,这个价格应该定到你的鼻孔下面,你也不要吃了,有口气留给你就可以了。这就是经营的天理,谁担风险谁挣钱,你要想一点风险都不担,你就一分钱也别想挣。”
这部分对我的启发很大,赚钱多少跟付出多少辛苦和努力关系不大,跟承担风险有关。谁能承担更大的风险,拥有更强应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谁挣的钱越多。
这里有两个方面,一是关于自己的,要非常清醒,对于工作来说,即使投入再多的心血,我们都没有更高职级的人承担的风险大,他们收入高是很合理的,这点心态要摆平衡;二是关于客户的,我发现有些客户对华与华有不合理的期待,希望快速出大招、出绝招、出毒招解决生意问题。经营本身是老板的课题,这里要有很清晰的课题分离。
2. 不要计算投入产出比
华杉老师讲道:“要重建流量主权,首先就要我们改变财务的思维,就是要抛弃投入产出比的思维。只要是人人都算得出来的,那肯定就是卡着你的脖子,直到你没利润为止。营销是基于预期的投资,投资就有风险,投资的决策完全是靠个人的智慧。至于技术,那是大家都有的基础资源。作为一个经营者,一定要把风险担过来,因为利润和风险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当你不要风险,你也就走向了死亡。”
「重建流量主权」的关键是改变财务思维,抛弃投入产出比。
华杉老师在书中讲道,企业家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是不算投入产出比的,企业慢慢有规模了之后,就开始算了。为什么一开始不算呢?因为企业家也不知道,没法算。那为什么企业有规模之后又要算呢?一是因为下面的人决策时需要依据。最有说服力、最能交差的依据就是投入产出比。二是审批经费需要申报财务,给不出投入产出比,财务不审批。这背后的问题是官僚化。
营销是基于预期的投资,是投资就有风险,输赢各占50%。做决策和决策后行动都是为了提高胜率。判断/决策本质靠的是智慧,而不是投入产出比。如果真这么简单的话,谁都能当老板。
此外,对结果要有无畏的心态,风险是存在的,我通过平时的积累,提高胜算,真的失败了我也能接受。
3. 用好你自己身上的流量
华杉老师讲道:“那么流量在哪里呢?流量就在你自己身上,只有自己投资,投资给自己,如果失败了,那么愿赌服输,才有未来。这就是流量主权。流量的魅力在于马上买,马上有,而广告有滞后效应,而且滞后之后还不一定有效应。但是你自己身上就有流量,自己就是最大的媒体,这是华与华对自媒体的定义。”
构建流量主权,首先是抛弃投入产出比的思维,其次是投资给自己。投资给自己一共三条路,也是前面学到的获得流量的方式:①渠道、②广告、③品牌。
这三种获取流量的方式跟直接买流量的流量转化没法比,第二和第三种有明显滞后性,而且投资了之后不一定有效果。这是投资做品牌也好、投资打广告在事前需要认清的很重要的真理。做品牌和打广告都不能着急要效果。想要快速见效,直接买流量。但买流量就会丧失流量主权,进入流量商的流量牢笼里。
这里让我明白:除了买投资做品牌/打广告,或是直接买流量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选择是:发挥自身优势。
品牌自身本来就是一个强大的媒体,只是大家忽视了。
华杉老师讲道:“就像我们每个人一样,华杉最大的媒体就是华杉他自己,厨邦酱油最大的媒体就是厨邦的酱油瓶,洽洽每日坚果最大的媒体就是它的包装。商品自从来到世间,它的每一个毛孔都留着流量的血液,从取名字到包装设计、招牌、店面、每一个物料,都是流量转换的战略工具,销售的全部原理就是流量转换漏斗。”
这段话对我的启发非常大,我在这里理解了我们在做项目时,设计那么多工具所服务的最终目的。本质是用好品牌自身的元媒体,提高终端的流量转换效率。
包装、招牌、店面、每一个物料的设计都是为了终端的「流量转换」。这背后的理论是华与华的「流量循环模型」。
华杉老师在书中举个绝味鸭脖的例子,把打着“鲜香、麻辣”的灯箱换成了TOP5推荐菜单也就是最畅销的5个产品,顾客进店直接照着点单——提高了销售转化率;把印着“用心做鸭”的冰柜外壁换成“招牌鸭脖,19.9半斤”——给顾客明确的购买指南,提高销售转化率。这两个关键动作,每个店的销售额提升了18%。
华杉老师讲道:“这一切基于什么?都是基于你有流量主权。你的动作能够马上给你带来效益。那这个流量转换是转换成什么?转换成销售对不对?如果你认为流量转换只是转换成销售的话,你就失去了一大半的生意。流量转换主要是转换成品牌资产,转换成销售那是我今天实现的,而转换成品牌资产,则是我的万世基业。”
我在这里明白,绝味能够通过终端的「战略工具」提高销售转化率的本质原因是:有自己的流量主权。有流量主权,才有「流量转换」可谈。
销售的全部原理——流量转换漏斗。流量转换成什么?主要要转换成品牌资产,转换品牌资产是长期战略。如果只是转化成销售就失去了一大半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