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FBT是以目标、正向、改变、行动为导向的咨询派别,再次强调了其态度、专业精神与秉持信念的重要性,提示作为SFBT的咨询师必须深入理解SFBT的精神,才能给当事人带来力量。这也是学习焦点解决之路的最重要的第一步。
2、学习SFBT容易误解之处:
(1)误以为SFBT不可以谈论负向的话题。对于这个误区,学习SFBT以来,常执着于“关注正向”、聚焦正向,殊不知正是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着急与掌握新观点,常因一知半解、望文生义而限于了这个误区。文中关于这个误区有很明确的诠释:①SFBT咨询师虽然不故意引发更多的负向情绪或问题成因的探讨,但是会尝试理解问题发生的现况,并接纳和理解当事人想说的内容和主题。②精确同步或身后一步引导当事人看到事情的另一面,扩大其视野(知觉)。③当事人自行决定是否接受咨询师所反映的当事人的正向资源,咨询师不可强势说服当事人接受其正向力量。④如果当事人不接受正向资源,咨询师要尊重理解他的价值观和参照架构。⑤接受“例外”观点同时,重视“进展”部分,才会促进“滚雪球效应”。催化当事人发展与意识进展是咨询师的责任。
(2)偏重“例外架构”。①“例外架构”是入门,但“目标架构”重要性不亚于“例外架构”。“例外架构”认为即使当事人面料诸多挑战,但例外总是存在的,例外优势是解决之道的基石,值得我们从诸多面向以“5E”进行多元、扩大的探讨。而SFBT相当看重“目标架构”,因为好的目标是成功改变的开端,能导致正向的结果,具有着对于咨询过程的导引力量。②SFBT不是忽略问题,而是更看重目标,而在探讨目标的过程中,也会了解问题的状态。③在目标建构上,最大的困难是奇迹问句的掌握,包括提问的时机、如何描述奇迹愿景、如何维持在奇迹愿景中、后续的关联问句等。④虽然也明白“抱怨背后是期待”,但却难以从当事人述说中找到其在乎、期待,而往往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替当事人选择目标,或者认定某个目标对当事人好,而忽略当事人自己表达出来的目标。⑤围绕目标轴线的例外才是有意义的,而例外的运用过程中要紧扣目标。目标是“钢管舞”中的钢管,而是例外优势围绕钢管舞动的。于咨询师而言,就当事人表达的目标来工作,也就是对当事人的一种深度信任、尊重和赋能的行为。⑥目标的形塑是一个精细的“同步与倾听”的历程,也是一个“不断确认”的变化过程。
(3)关于情绪的处理。①SFBT不是不重视情绪与咨询关系,而是对于情绪和咨询关系的定义与运用方式不同。 SFBT认为情绪包含于当事人对问题的整体知觉中,比如:他当时是怎么看问题?他做了什么?他有什么感受?他有什么想法等,也就是说情绪来源于他如何建构自己的困扰。在《尊重与希望》P的案例中,可以看到当事人有情绪的同时,也有行动、有想法、有经验,这是一个人的整体 ,而不是某种情绪的人,不给这个人贴上这个情绪的标签,不把情绪和人分开,而从他的知情意行等方面看到这个人,比如:吃苦瓜,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是基于每个人对苦瓜的看法,不是“不好吃”的苦瓜也不是“好吃”的苦瓜。对同样的“苦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知觉,而不同的知觉能带来不同的情绪,所以情绪之于每个人意义是不同的,他的来源是来源于这个人对问题的理解、态度和感受以及他与情绪的互动,所以不能把情绪单独拎出来看待。②SFBT中负向情绪是被理解和接纳的,赋予意义和价值,有其道理的,可反映其所在乎和拥有的力量。所以SFBT看重情绪背后的什么,看重曾经做过什么,是否与目标关联等。③SFBT看重行动解决困扰而化解负面情绪,认为行动才会产生顿悟,当小步行动推动大改变的发生,困扰随之缩小、消失,情绪自然而然就会得到有效的化解。所以SFBT一般在咨询结束前,会基于会谈过程中梳理的例外经验、优势力量提出建议,给“行动”留作业,促进来访者在行动中“顿悟”。④如果深陷于情绪的话,SFBT虽然不单独处理情绪,但也不是视而不见,而是予以全然理解接纳、同理共情,给足够的时间允许其表达、抱持和清理,再以一般化、重新建构等形塑技巧,“身后引导”“轻拍肩膀”,给他提醒,引导思考,使其从情绪中释放出来,回到探讨资源、目标、小步行动的咨询轨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