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设计,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核心素养为旨归、以实际问题解决为导向、以核心大概念为架构的教学模式,正逐步突破传统单元教学的局限,引领着教育改革的新风向。然而,在高中语文领域,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单元目标的设定:如何确保“大”而“精”?
单元目标是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灵魂,它不仅要明确、具体,更要具有足够的广度和深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设定单元目标时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跨越知识,迈向素养:尽管当前教育已进入素养目标时代,但许多教师在设计大单元目标时,仍难以摆脱知识目标的束缚。实现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育的跨越,需要教师深刻理解素养的内涵,将素养目标融入单元设计的每一个环节,确保目标既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又重视其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创新能力的发展。
2.激发学习,驱动成长:大单元目标不仅要指导教师的教学,更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这要求目标具有鲜明的导向性,能够引领学生深入探究、合作学习,促进其全面发展。同时,目标还应具有综合性和承载力,能够整合多样化的学习资源,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深度思考的机会。
二、单元内容的整合:如何做到“多”而“不乱”?
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单元内容的整合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要求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更要深入理解学科的本质和育人价值,以核心大概念为线索,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1.为何整合:知识点的琐碎和零散往往导致学生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因此,整合单元内容成为必然。整合应遵循学科逻辑,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通过提炼核心大概念,将相关知识点有机连接起来。
2.如何整合:围绕学科核心大概念进行整合是关键。但如何确定哪些概念是核心大概念?如何概括出这些概念?如何以它们为纽带整合单元内容?这些问题都是教师在实践中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的。以高中语文为例,教师可以结合课程标准和教材特点,通过集体备课、专家研讨等方式,共同确定核心大概念,并围绕这些概念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估方式。
三、单元活动的设计:如何避免“新”而“不实”?
大单元活动设计是教学实施的重要环节。但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往往容易陷入盲目创新或忽视学生实际收获的误区。
1.坚守目标:单元活动的设计应紧密围绕单元目标展开,确保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无论活动形式如何新颖独特,都不能脱离单元目标的指引。
2.注重实效:活动设计应关注学生的深度参与和意义思考。教师应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和探究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促进其在活动中获得更有价值的收获。
四、单元评估的创新:如何实现“多”而“准”?
大单元教学设计的评估方式需要创新,以实现评估的丰富化、多元化和主体多样化。丰富评估方式:教师可以突破常规评估工具的束缚,探索新的评估方式,如思维导图、量规等。这些工具可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估,为教学提供全面的反馈。多元评估维度:评估应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通过多元评估维度,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发展需求。多样化评估主体:评估主体应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同伴等多元主体。通过多样化的评估主体,可以获得更全面的评估信息,为教学改进和学生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总之,大单元教学设计不是简单地整合更多知识、提高教学难度或延长教学时间。它的“大”体现在对学生发展的全面关注、对核心素养的深入落实、对真实问题的有效解决以及对学生深入学习体验的重视上。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勇于面对挑战,积极探索和实践大单元教学设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